学生在学校里实现能力成长,不仅在教室里,也在走廊、图书馆这样一些重要的场所空间,后者是极其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优质设计与维护的学校走廊文化,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多彩的“教科书”,也是学生重要的“第三位老师”,它能促进学生熏陶品性、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育兴趣。优质的走廊文化建设,旨在建构立体化的“大文化空间”,需要从交通、休憩、文化展示和互动交流等多个视角统整功能定位,致力于为师生营造最佳的教室外育人环境。
1.重视走廊的基本交通功能 任何学校的走廊,首先需满足其基本交通功能。伴随相当部分学校在校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走廊的宽度设计需优先考虑人流量的通过需求,同时要兼顾因走廊文化展示可能导致的人群驻留而形成的交通流线冲突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明文规定,所有主要教学用房的大门必须朝外开启,若不经过合理优化设计,朝外开启的大门势必也会对走廊交通流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今天的学生不仅在普通教室学习,而且在专业教室与普通教室之间持续切换的频率远高于20年前。所有这些因素,均需要我们重视走廊的基础性建筑设计,增加宽度、优化布局,为后续优质走廊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2.走廊也是重要的休憩与交流空间 当今,新建的学校,基于建筑造价和用地集约化方面的考虑,普遍是小学三层、中学四层这样的建筑规划。对于二层以上教室的学生而言,“课间去哪里休憩”就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处在三层及以上的学生。有限的课间10分钟休憩,要下楼活动一下再上楼上课,实在不便。博弈选择的结果是学生们要么在走廊里休息,要么“闷”在教室里。因此,优质的走廊设计,要考虑学生课间休憩的需要,并充分预留学生跨班级交流、交往的休憩空间,要考虑满足基于走廊的非正式学习,包括对话、辩论、讨论式学习的需要。这意味着走廊并非笔直的一条通廊,而是必要的驻留“港湾”。
3.走廊是师生的动态文化展示空间 新课程理念倡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表现机会。当代走廊文化 的建设,要突出回归师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努力为学生的表现性学习提供展示机会。这就要求,在走廊文化策划中,要突出师生,尤其是学生,在走廊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定位为走廊文化的主要建设者、欣赏者和评价者。学校则以班级为单位,授权各个班级进行走廊文化策划与设计,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表现和创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较低成本的动态更新,实现两全其美。与此同时,走廊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载体,应采用方便更新的材质,例如软木。目前用得更多、更好的则是壁毯。作为走廊文化建设的基础主材,壁毯更为美观、卫生,功能更为强大。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