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设计理念 校园文化设计图片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你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新校区建设:消解“文化短板”的好契机
时间:2015-06-15作者:eraerrere

  这是一个热题,也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当下,在中国,新建学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形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老城市扩张和新城市兴起,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均衡政策的落实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在新建学校硬件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投入可谓是非常慷慨,用一位政府官员的话说:把钱花在学校建设上,再多也不为过。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建筑,还是设备设施,新建学校都堪称全国甚至是世界一流,这些都是花了钱短期就能办到的。学校说到底还是一个文化化人的地方。但是,文化与钱无关。有大厦无文化,成了新建学校必须直面和破解的难题。

  新建学校和新建学校并不完全一样,其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方式、方法应当也必须各念各的经。有的是“无中生有”——这类学校没有历史可以追溯,一切都是新的。这样的学校,文化从哪里来?如何建设?有的是“老校搬迁”——这类学校有厚重的历史,但换了个地方,它还是原来的它吗?这样的学校,文化如何搬迁?如何在新的地方、新的建筑上接续老校的文化基因、彰显老校的文化传统?有的是“名校连锁”——这类学校一切也是新的,因为挂着某某学校的分校或某某学校某某校区的名,所以给人的感觉它既是新的又是老的。这样的学校,文化如何既有它身后的名校的影子,又不失自己作为新建学校的个性?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选取张家港市崇真中学作为个案,邀请有关学校校长和教育专家对此进行讨论。校长们基于自己的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新建学校文化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谓“智者见智”。张晓东博士更是站在哲学的高度,阐述了新建学校文化建设应当思考和把握的诸多问题,可谓“高屋建瓴”。应当说,他们的议论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发,也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参考。但是,路毕竟还是在新建学校自己的脚下。相信每一所新建学校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这一所新建学校的文化的生长点和属于自己的句子。

  【案例】

致力彰显学校文化气质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易地新建的个案与思考

曹国庆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位处张家港市西部保税区(金港镇)辖地,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前身为教会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张家港市后塍中学、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2007年合并了港区高中。2011年易地新建,投资2.3亿元,历时一年多。2013年3月正式搬迁,恢复旧校名“崇真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160亩,规模为12轨,36个班,师生1300多名。新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设备现代,景观凸现文化个性,显大气而不见阔气,有张力而不显张扬。

  一、传承:新校区中的怀旧元素

  自1911年崇真学堂开办,到1938年设立中学,学校一直在原地没有搬迁过。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诸多建筑设施在历届校友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记忆。学校易地新建令师生欢欣鼓舞,但我们也担忧,学校易地新建后,崭新的现代建筑,陌生的校园环境,容易导致一所老学校历史厚重感的遗失,让师生和校友产生心理的失落感。周边一些新建学校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出现了新、老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断裂——在新校区里,老校厚重的文化痕迹荡然无存。

  新校建造自然不可能完全复制老校的建筑,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功能性需求对教学设施设备有了更高的标准。为此,我们提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仿建老校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建筑,既满足功能性,又可以作为学校的文化景观。在设计院开始设计方案时,校方第一时间介入,派专人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在整体布局上巧妙融入老校建筑的元素,同时,搬迁老校区内具有崇真历史印记的纪念物。

  学校前身是教会学校,第一、第二任校长均为神甫,董事会主席是辅仁大学创办人于斌。钟楼,是老校的主要建筑标志,在三四十年代的校友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为此,学校根据老照片,临湖仿建一座钟楼,钟楼高约38米,以纪念崇真中学立校年份1938年,钟楼也命名为“崇真”。钟楼兼具功能价值与景观效果,楼内陈列历届校友捐赠的纪念品,布置知名校友照片;作为校区内的最高建筑物,钟楼自然也成了新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临湖而立,又是学校的景观之一。

  其他如老校门,为学校由私立转为公办时所留的年代印记;崇真宣言碑、双亭记石刻、校训石等为老校区原有景点,这些都直接搬迁安置。老校训石为88届校友所赠,上刻崇真中学的老校训“诚智仁勇”,搬迁后置于西校门入口处。学校还取校训命名教学楼(尚诚、尚智、尚仁)和体育馆(尚勇),并以此形成鲜明的崇真楼名系列:“崇文”(图书馆)、“尚德”(报告厅)、“尚俭”(食堂)等。又如悠远亭、博厚亭,并称“双亭”,仿老校区亭子所建。“博厚亭”亭柱上挂对联一副:“学而习之,己千己百进吾往;校者教也,语大语小用其中。”为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襄伯先生在崇真学堂开学时为师生讲演后所题。

  这些景点点缀在新校区的绿化区域,让师生处处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增添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建构:理念统摄下的文化表述

  校园环境的美,不能只是满足于一种外在的形式美。学校建设如果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它也许可以做到是美的,但可能是千人一面的美,或者是复制他人或可以被他人复制的美。因为树木都可以种,景观石都可以放,池塘都可以开,但有些美的堆砌还不一定是美,没有理念的引领,缺乏整体的规划,这些美只能给人凌乱无章之感。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组成的一个部分,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办学的理念。理念是一树之根本,物质的呈现只是枝条和绿叶。物质环境除了审美功能外,还需要有学校个性的凸显,学校文化内涵的呈现。

  因校制宜的美化。崇真中学致力于美丽校园环境的建设,因校制宜,精心设计,呈现校本的特色。一是建筑彰显地域特色。作为苏南地区的一所老学校,新校区建筑在现代风格中融入了江南水乡传统的建筑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白墙灰瓦,简洁明快,清新秀美。楼牌设计借鉴了中国篆刻艺术手法,在白墙上点缀朱红印章,体现“白墙灰瓦一点红”的传统审美意趣,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二是景观与功能合二为一。新校区由东西两大功能区域组成,东区为教学生活区,西区为体育运动区。东西之间由南北水脉自然分隔,既可以做到区域活动互不影响,又增添校园灵动之美。南北水流在图书馆前相汇,形成一湖。湖名取朱熹《读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之诗句,命名“鉴湖”,寓劝勉师生读书之意。湖畔有钟楼、亭阁相对,置一石,石刻校友书写的朱熹诗句。三是绿化体现个性特色。绿化不仅要体现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也要有学校自己的个性特色。为此,学校提出“整体布局,适度集中,层次兼顾,花果搭配”的原则。部分花木集中成片或成林形成主题区域,与大片果园构成了搭配合理、错落有致的花木园区与景观道路。

  景观的人文化。崇真中学依托省规划课题《SIS学校文化的整合研究》,从2004年开始着手学校文化的梳理与整合,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CIS形象识别理念,从整体上建构崇真文化系统,包括理念文化、视听觉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因为学校更名,在新校区建设中,我们对学校的视觉文化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体设计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了橱窗、展板、办公用品系列等各类对外展示的视觉标准,较好地展示了学校形象。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崇真文化理念为引领,让物质景观成为崇真文化的载体,成为他人无法复制的“唯我”景点。我们在学校主干道设计一座文化墙,兼有屏风功能,文化墙正面为校标。新校标以“崇真”二字的小篆体合一构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传达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真”字中有象形的崇真铃形状,凸显学校的崇真文化;构图采用传统篆刻艺术手法,朱红色作底,白字灰边,传达一种古典的意蕴和学校历史的厚重感,基本色红、灰、白,与学校建筑色彩和谐一致。文化墙的背面为“敬爱”书法作品,“敬爱”二字,为晚清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1925年为崇真学堂题写。以“敬爱”为主题的“敬师爱生”活动已成为校本德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他如校训石、主题雕塑、人物塑像等都致力呈现学校的文化追求,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

  三、创生:主体参与的多元性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引领者、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办学智慧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但文化作为组织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可能只是个人的意愿、意志和行为,组织成员及与之产生联系的社区、相关群体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因素和力量。学校文化的传承历史,创生于当下,参与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校长应成为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

  政府社区支撑。崇真中学地处张家港保税区,区域内有香山风景区、东山村遗址、双山度假区,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又有山水自然风光,学校专门开设了“我们的母土——保税区(金港镇)”摄影作品展的主题专区,专区展示主题可灵活更换。地域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地方政府、社区的肯定,政府为校史馆的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

  历届校友资助。校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校史馆内陈放着历届校友捐赠的纪念物品,校区内,随处可见校友赠送的纪念石、栽种的纪念树,它们已成为崇真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校友们的群策群力,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文化景观,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师生全员参与。师生是学校的主人,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对办学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师生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物质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学校的文化力。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办公室到教室,从专用功能室到寝室、食堂,都有教职工参与的身影。墙面上有师生的书画、剪纸,板报上有学生的文字、贴画,教室里有学生自建的“图书专柜”。

  有了全体崇真人的同心协力,崇真中学才能成为师生心目中的美丽学校。走进崇真,你会发现,校园虽不算大,但建筑景观精美得宜;校区虽然很新,却流淌着浓厚的历史气韵。这正是崇真人所致力追求的——建办一所具有崇真文化个性的有气质的学校。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校长)



【同行观点】

新校区建设:消解“文化短板”的好契机

姚虎雄

  作为地方名校的老校,一般都会建新校区,以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面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政府也将为老校建新校区作为基本对策。于是,作为名校的老校都有几个校区,形成了大校,甚至教育集团。

  新校区的建设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代建,学校只要拿钥匙;二是学校参与,方案形成之时,学校便渗透意图,建设还是政府承担;第三,完全由学校负责建设。无疑,从教育角度来看,第三种最为合理,因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从基本的校舍、场地、景观就能体现出来,学校负责建设,完工时呈现的不是房子,而是学校。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发展”的中间,有一个最佳期、最佳点,校长必须有“经营”意识,才能在“传承”中发展。显然,建造新校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爱德·求真”是吴江实验小学积淀百年的文化经典。先辈以“爱德”勉励我们,“以爱育人,以德树人,培养大爱大德的学子”;后人又以“求真”迎时代潮流,启迪师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爱德”是学校文化之魂,“求真”是学校文化发展之源。新校区建设,必须将老校的文化经典“镶嵌”在新校区整个空间里,这种“文化嵌入”,体现在校舍、庭院、景观等方面,需要进行精心构思与实施,这里不一一细说。

  说实话,很多的“文化嵌入”,仅是外在的文化描述,缺乏内在的文化质地,空泛为一种“文化装点”,这是当下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一大通病。建构整个空间文化,我们紧紧抓住了学校文化的“求真”精神,将成人的“文化描述”变成孩子们的“文化行动”。我们紧紧围绕“探究”这一应和儿童“求真”精神的主线,在新校全新的空间里,建构起“自然探究”“生活探究”“文化探究”三大领域,形成一个让儿童积极卷入的三维探究空间。“百种树”“百种石”,集中提供了自然探秘库;“菩提广场” “求真之路”,发掘了学校文化史;“水”“电”“磁”,呈现了生活体验的百科书。我们研制了“校园探秘”系列校本课程,让学校环境建设和学生的探究学习融为一体。学校成为孩子们探密的乐园、探究的文化场,成为孩子们“求真”精神的启蒙地。

  从成人视角的“文化装点”转变为儿童立场的“文化行动”,这是学校文化发展中最容易忽视的关节点。“文化行动”当然也要体现学校的“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然而,作为地方名校的老校,其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应该不在这里。核心要义应该在哪里呢?

  一个企业能不能可持续、创新型发展,关键看两点:长处和短处的理解、处理。即,长处能不能发扬光大,短处能不能克服、消灭。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而言,更多取决于后者。一个国家能不能受到他国的尊重,一般也取决于两点:自身更多的优势和自己最少被人攻击的弱点。所以,美国成为头号大国,俄罗斯国力不算太强,然而受制于他国的缺点基本没有,所以他国也不敢惹。

  寻找文化发展的短板,尤其是致命的短板,应该是学校文化发展,乃至创新的“最佳点”。这个“最佳点”要在文化诊断中发现。“文化诊断”,就是从一些行为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把握内隐规矩与内隐概念,判断其是否与学校的主流文化、优秀的教育思想相一致。文化诊断是学校文化经营中的难点,一方面我们不注意诊断,另一方面我们不会诊断。“文化诊断”的基本测试手法:观察学校师生面对基本问题、利益冲突时的表现。这最能体现出学校文化发展水平,最能试验出学校文化发展的致命短板。

  为此,我们广泛了解师生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态度,并实际了解师生日常教育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大量的访谈、问卷、情境考察、问题争鸣等方式,梳理出两大教育问题:一是教师在学校处于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学生几乎处于绝对服从地位。尽管老师们非常认真、严谨,却不大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教育几乎处于一种“专制”的情态。二是教师还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优劣的唯一标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没有真正关注。教育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的功利取向。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情况,师生们已经熟视无睹,不觉得是个问题。教育专制、教育功利,成了学校文化发展的致命短板。

  试出了“短板”怎么办?这就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契机,新校区建设,就是一个消灭“文化短板”的好契机。抓住新校区建设,我们提出教育要从“成人立场”走向“儿童立场”,将“理解、宽容、保护、激励”作为教育的基本准则,这样的教育才会“生动”。教育要超越当下,立足长远,培养更具发展力的“素养”,这样的教育才会“大气”。儿童立场,教育的内在法则;素养至上,教育的质量使命。于是,承“爱德·求真”校训,办“生动·大气”教育,这一教育新追求渐渐明晰起来。2009年10月,新校区启用仅一个月,《“生动·大气”教育文化建设纲要》就经省内外名家论证顺利通过。文化建设纲要系统建构了“生动。大气”教育的“理论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这一份文化发展规划,在省内的小学界还是首创,引起了一些著名学校的管理团队的高度关注。

  “我梦想,每天和爸爸妈妈去东太湖散步”“我梦想,有一天和王亚平姐姐遨游太空”……这样充满“儿童情结”的标语,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学校的广场。小到一条标语,大到“基于儿童的制度重构”,以往大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现在我们研究儿童应有的权利:儿童有迟到的权利,儿童有落后的权利,儿童有犯错的权利,儿童有辩驳的权利,儿童有选择属于自己的课程的权利等等。这些教育文化的转变的源头,在于领头羊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而教育领头羊的思想的转变并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需要一个好的实施契机——抓住新校区硬件建设的契机,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更新与发展,这是我们最大的体会。我们用文化经营的理念,在新校区落成之际,有效克服“文化短板”,教育的“儿童立场”得到了“嵌入”和弥散。

  新校区落成前后,我们进行了多达10余次的“寻找文化发展的动力聚焦点”的研讨活动,最后落在了“一师一卷”的考试评价改革,重构了教育生态,改变了教师“专制与功利”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是的,新校区,新的不能只是校舍,教育要借此东风实现新思想的启蒙、新文化的着落。这,或许是新校区建设和新厂房建设的最大不同吧。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校长)


 

新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哪里

凌宗伟

  我以为新建学校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办学目标、办学追求这些体现一所学校价值取向,或者说学校文化之魂的铸造上花气力。

  在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往往将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混为一谈。所以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时,更注重形式的载体,包括学校建筑、标志、标识等。“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可见,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人的精神引领,反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追求。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引自百度资料)可见,“校园文化”偏重的是学生的“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其实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外显,是以通过理念来引领师生改变观念、改善他们的“行走方式”为最终追求的一种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文化,她扎根于学校所在社区,与具体的学校融为一体,是学校在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被学校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追求、精神意志、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而“校园文化”则只是学校文化中显性的部分而已。

  泰勒说:“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泰勒关于文化的阐述告诉我们文化不仅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元素,更要紧的是,它是“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里的“能力”和“习惯”,我的理解就是“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

  比如,像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名校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大门和校牌,是不是就“没文化了”呢?所谓的文化,是不是就是我们当下的土豪金或者暴发户的文化?我的认识是,一所新学校,如果花许多钱用于学校绿化、景观的建设,而这些建设没有这所学校对未来愿景和办学追求为支撑,那么这些建设就有可能与学校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追求、精神意志、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等不同步、不匹配,甚至相左,这样的“学校文化”就不是这所学校的文化。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新建学校的师生构成决定了新建学校文化建设更应该在全体成员的文化自觉上花气力。所谓“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我以为新建学校也好,拆并整合的学校也好,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它的师生来自不同的方面,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手段、教育形式、教育过程、教育成果的追求还没有形成价值认同,他们很难认同学校的许多行为,也就不可能为之付出发自内心需要的教和学。

  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师生对自身固有的学校文化认识做一番梳理、甄别与选择。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一旦确定下来,需要的就是师生的自觉的规则意识。一所学校,在它的办学历程中必然会累积出方方面面的制度与规范,尽管这些规范和制度未必完善与科学,但是这当中总有一些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比如对他人的尊重、对工作的态度、对教学的认识等等,学校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不足,进一步完善它,或者废弃它。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师生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主动投身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寻找学校自己的文化“语言”
——有感于“老校易地新建”之“文化认同”

吴金根

  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达。

  我是亲身经历把两所百年老校易地新建的校长。一所是始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木渎实验小学,一所是始建于1818年的近200年的老校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目前,后者正在易地新建过程中,2014年9月将整体从现在的占地20亩的学校,迁移至现今的占地94亩的新校。

  老校新建,最闹心的不是圈多大地,要多少建筑,配多少设备,而是做新建学校的文化。我体悟发现,挖掘、传承、建构和创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挖掘:需养心

  学校文化就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学校的历史教科书、艺术教科书、社会教科书、人文教科书,也是一本“科幻”教科书。易地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既不是老的全“复版”,也不是新的重“再立”,需要在挖掘中筛选、重构、提炼和创生。尤其要克服当下一些地区新校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简单“求大”“求新”“求全”“求物”等心理、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真正把学校建设为“为学”的学校,让物质环境成为学校文化内涵的载体,让图文环境成为学校文化外显的语言,彰显学校的气质、气象和气势,成为教育的智慧表达。

  老校不等于“名校”,但一定是有文化故事的学校。老校不等于“校老”,但一定是有历史记忆的学校。老校新建,可以改变它的“形”,但不能轻易去改变它的“神”。易地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有老校标志、概念和符号。师生走近学校,观赏建筑,可以知道学校在哪里,建筑风格彰显地域或民族文化;走进学校,观赏景观,可以知道学校在这里,让风景风格彰显地方或民风特色;走进学校,观赏布置,可以知道学校去哪里,让教育彰显理想或追求;深入学校,观赏陈列,可以知道学校之拥有,让历史记忆彰显人文或精彩故事。

  学校文化涵盖科技、教育、天文、地理、环境、生态等国家、民族教育的公共文化,学校自身教育的个性文化。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有历史的,也有当下的;有现实的,也有理想的。学校文化应该考虑和体现国家教育、地方教育、校本教育、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和亮点内容,使其在“大文化”前提下,富有学校的个性特质。

  二、传承:需精华

  文化需要传承,尤其对一所有一定办学历史,一定办学特色、特点和特质的学校,她积淀着可以用文化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人、事、物,她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句子”,能为新校嵌入她本有的老校记忆、怀旧元素、成长印记。

  事物,本没有文化,有了故事就起源了文化。一所百年的“老”校,她一定拥有可以叙说的人文故事。把故事物化、景化和情化,就有了文化的根基。老校易地新建,在整体布局上只有巧妙融入老校建筑的文化元素,才可以将故事延续,让文化延展。

  老校难得的老树、老石、老井、老房、老钟、老门、老亭、老碑等“老”物,都是历史文化语言最好的表达载体,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宝物和古董,必须充分开发、保护和利用,并加以修饰,让老“戏”新“唱”,赋予当代的生命和活力。

  如东山实验小学有“五老”——老井(文昌井)、老树(古银杏)、老亭(仰云亭)、老藤(紫藤)、老碑(惜字碑),其背后都蕴含着文化故事,带进新学校,将作为“老校”的文化印记,明示后人。

  物也好,事也罢,文化也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最感动的人文和事物承载下来,传承下去。

  三、建构:需固本

  学校文化是通过点、线、面、体的方式加以表达的。有物景文化、语境文化、图像文化,有建筑文化、装修文化、植物文化,有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有家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路名、楼名、廊名、室名、景名等冠名,都可以赋予它们学校的文化记忆和理念追求,让文化表述思想。

  在木渎实验小学校门设计中,为了体现“走进木小门,就是木小人”的理念追求,体现“木小人教育的样子”,门架主造型为半圆拱门架,寓意着学生每天走进学校,通过半圆拱门,就走进了阳光的学习与生活。拱门架上嵌有七个小圆,并配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寓意着孩子在学校教育中能获得全面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半圆拱门架左半侧立有一柱,寓意着老师和学生,要做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的人,要做最好的自己。

  四、创生:需智谋

  学校文化构建,需要社区资源的支撑、校友智慧的资助、师生全员的参与等,这是丰富故事、共建文化、共创愿景的保证。

  文化是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是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学校文化应该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因为基于地域的文化才是有根基的文化。

  文化是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学校文化是随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因此每一种学校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学校发展而发展。学校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文化是有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建设学校需要理念,理念主要包括:学校精神、核心理念、办学宗旨、三风一训、发展愿景、发展规模、阶段目标等,理念通过实践行为的表达就产生了文化。文化是学校形象设计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和实施学校形象的原动力和基础。建设一所好学校、一所有品位的学校,首先要思考、打造能“提神”师生及学校一切人、事、物的学校文化语言、符号。学校文化是在积淀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的。

  文化是有组织性和主张性的。文化有直觉可视的,有心灵感应的,有身临体悟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行为自觉,是行为的一种信念、智慧、气质、气概和气场。先进的学校文化能激励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员的行为自觉、自助、自主、自能和自动,把学校带进“低耗优效”的发展境界。因为,它是组织自己的意识、语言和行动,是引导和指挥组织的一种力量。

  文化需要选择,需要在关键点着力;文化需要生成,需要在研究中涵养;文化需要稳健,需要在师建中固守;文化需要发展,需要在制度中保障;文化需要转化,需要在把握中行走。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校长)


 

求解资源整合型新建高中的文化强校之道

吴洪明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然而,作为一所具体的新建学校,如何依托更为优质的办学条件,在传承老校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培育新校的文化优势,用更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新校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一所新建学校都必须认真应答的现实命题。

  我校是一所由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四星级高中(原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和省三星级高中(原无锡市荡口中学)整合而成的,并在远离两校创办地的无锡市锡东新城择地新建的高中学校。对类似于我校的资源整合型新建高中来说,笔者以为,相较于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等内隐性文化而言,外显性的环境文化较易建设。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探索,就资源整合型新建高中起步阶段的内隐性文化建设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加快两支队伍有效融合,全力构建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

  对一所既要易地搬迁又为资源整合的新校来说,资产的搬迁、人员的汇合,只不过是一种物理性整合和堆砌,而人员间思想的沟通、心灵的融合、关系的和谐才是最富生命活力的整合。因为,这不仅决定着新校能否快速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更决定着学校能否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此,我校牢固确立“合为形,融为魂”的工作理念,从氛围导向、管理细节、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全力构建两支队伍既合又融、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

  1.强化“一家人”意识。作为由两所高中整合而来的学校,我们深知其中的责任和压力。为此,我们在学校大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因为共同的事业,我们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同一所学校,成为了一家人;从今往后,我们发出同一个声音,共同呵护家的声誉和荣耀。在各种场合,学校都强化引导教师自觉防范和制止三种现象:一是杜绝讲“我们羊尖”“我们荡口”以前怎样,而要大讲特讲“我们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二是从自我做起,防止在食堂用餐、校本教研、外出学习等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识地参与、形成“小团队”。三是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诸如行政干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方面暂行的人事安排,因为对行政干部管理能力、教师专业水平、爱好特长不了解,校长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和发现每个干部教师的风格特点,以便在一段时间后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作出更加妥当、合理的安排。

  2.搭建微型交流平台。对一所学校而言,既需要成员间的互相尊重,更需要彼此间的有效沟通。搭建微型交流平台,促进干部间、教师间、干群间良好交流,这是实现成员间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例如,我校在办公室安排上,打破以往注重年级管理、方便楼层监管的安排方式,突出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鼓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力争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科教师相向而坐,以达到既便于教师思想沟通又利于业务探讨提高的双重效果。

  3.提振教师精神动力。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新校有着老校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然而,因事业规模制约,合并后学校有部分教职员工面临转岗分流,这无形中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工作与心理压力。不愿分流、选择分流、害怕分流、抵制分流,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新校的提升发展。为此,我校坚持奖勤、奖优的工作导向,通过建立完善联动的绩效分配机制,让有才有能的贡献才智,少才有力的贡献干劲,少才少力的更加勤奋,无才无力的申请转岗直至调动,以全面营造教职工爱岗敬业、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二、稳妥实施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我校坐落于无锡市锡东新城核心地段,南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西邻京沪高铁,北靠锡沪路、342省道,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独特。然而,目前的锡东新城尚处在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之中,校园周边缺乏餐饮、医疗、购物等公共配套资源,无形中给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即使在校园周边已购房的教师受交房、装修等因素制约,也不能就近入住。但学校必须高效运转,安全必须有效保障,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心的办学质量和高考升学必须正视。为此,学校根据办学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大多数教师上班半小时左右车程等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实施管理改革创新,致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1.宽严相济的办公制度。学校在全面推行一周至少三天夜办公制度的同时,对次日第一节没课的教师,允许8:00到校,与此同时,中午没有值日任务的教师,下午可以休息至1:30。这样既相对严格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办公制度,赢得了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涌现了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轮流值班甚至自愿夜办公的良好局面。教师浓厚的夜办公氛围,无疑感染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2.下沉一线的行政蹲点制度。为维护大局稳定,切实预防整合中可能出现的干部队伍矛盾,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决定,两校中层干部均保持原有待遇进相关处室工作,一年后竞争上岗。为既让全体教师熟悉每个中层干部,又锻炼培养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我校建立实施了中层干部蹲点的年级领导小组(共三人),由年级组长统筹负责年级管理,中层干部必须服从和配合处理年级组内相关事项,其日常办公就安排在年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这样下沉一线的行政蹲点制度,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干部队伍,有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促进和改善了干群关系,使得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变得更加快捷,行政效能得以显著提高。

  3.强化学生精神培育的体育制度。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总体体质呈现下降、精气神不足等严峻趋势,学校探索建立了以强化学生精神培育的体育工作制度。一是体育教师联系班级制度,会同班主任开展“学生精神培育月”各项活动,以体育教师的个性魅力,引导和感染学生振奋精神,张扬青春活力和激情。二是巩固提高体育模块教学成果,创新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依托高标准建设的运动场、游泳馆等,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使男孩多一些刚强、女孩多一些灵巧。三是组织参加或自我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锤炼意志品质,学会合作交流,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三、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重,全力构建兼容并包的大成文化

  无论是原省羊尖高中,还是原荡口中学,都是有着成就辉煌、质量卓著、人才辈出的办学历史的学校。因此,传承好、发扬好两校优秀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无疑是锡东高中赖以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围绕建设以包容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大气大度的学校大成文化。

  一是兼容并包两校原地方党委、政府对办学的支持,这是锡东高中集聚更大范围支持的重要导向。校园周边现有及将建人文旅游、艺术中心、高端企业、研发中心等资源,都为学校开发建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铸业绩、创特色、出名师、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兼容并包两校历届毕业生的母校情结,让他们把锡东高中作为新的家、永远的根,大力宣传其中成才立业的先进典型,这是学校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建设以包容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题中之意。

  三是兼容并包当下在校学生的各种差异,不论他们是正式录取的优秀学生,还是择校的低分学生,对每个家庭来说,他们永远是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他们的到来,充分体现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锡东高中办学业绩的肯定和信任,更是信任基础上的殷切期盼。

  四是兼容并包我们教育团队中能力水平的差异、管理中的失误或不足,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共度办学中的一个个难关,以满腔的热情、激情和智慧发现身边的闪光点、优秀典型,以大气魄、大气度的实际行动培育大智、大德的人才。

  两校整合,优势叠加。承载着开放、包容的办学精神和大气、大度的大成文化,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已华丽转身,再度远航。尽管远航中的我们,还将遇到深度整合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传承、弘扬和选择融合两校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强校目标,这既是老校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明证,也必将是新校再次焕发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在路上,在途中,我们仍将一如既往,接力奋发。

(作者系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校长)

唤醒校园中沉睡的巨人

许昌良

  这些年新建的学校很多,新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新学校有“整体搬迁式”“老校延展式”“全新诞生式”“多校合并式”等形式。在新建学校文化建设中,当属多校合并式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困难。合并式学校人际关系是组块式的,传统习惯势力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群体的习惯势力会表现在日常的教师人际交往、利益态度、教育教学理解与实践等各个方面。新建学校文化建设面临三个方面的任务。

  文化选择。选择文化就是确立学校的文化基因。校长要有“前文化”意识,即校长是“带着文化入场”的。校长要有着文化自觉与文化精神,即从“人”出发,基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理解,进行自己的文化定位。我校是三所学校合并的新校,我们从时代主流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寻找基因。我校校名“凤翔”,“凤凰”形象本身就是和谐观念的产物。一方面,它是一个“二合一”的对立统一体,雄为凤、雌为凰,表示阴阳调和、和合祥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多元和合体,是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融合原始时代多个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征,集大成之美而成的。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凤凰“五色”后来就被看成是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安定的“德、义、礼、仁、信”五条伦理的象征。为此,我们校园文化的基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根本是“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核是“仁爱”,以“和”为实现渠道。这样,我们就确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学校哲学——和合。追求和教育就是我们的主流思想。或者说,我们今后追求的教育品牌就是“和文化”。

  学校“和文化”的追求既有形而上的价值关怀,也有形而下的实践取向。形而上的价值关怀在于:“和”的包容品性,“和”的人文情怀,“和”的博爱精神,“和”的伦理品质。“和文化”的形而下的实践取向:一是教学及教师发展上的和而不同。强调教师和睦相处,强调教师的专业合作,但是,更强调教师的教学个性的张扬;强调爱生奉献,更强调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革故鼎新;强调继承老校传统,但是更强调与时俱进,开拓特色;强调教师发展,但是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二是学校管理上的位育中和。“中和位育”体现着儒家伦理的深层本质,其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它对我们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处理问题要做到中正、正确、恰当、适度。学校面临应试与素质、理想与现实、机遇与挑战中的诸多矛盾,要在包容世俗与追求创新中保持一种无为与平衡。三是学校人际关系的惠风和畅。“普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学校应该是使人感到温暖、舒适,给人以力量的地方,应当洋溢着和气、正气、文气与豪气。教育,就是养气,养大家之气。

  文化养育。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养育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走势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是文化设计,办学者要围绕学校哲学与文化追求,设计“文化建设纲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自觉追求。二是文化推进,这是看不见的工程,就像营造空气一样。学校上下要学习文化概念,形成广泛认同与思想皈依。三是文化反思,即在实践一段时间以后,从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提纯,即思路的调适。四是文化进步,即继续实践,不断拓展,深化认识,形成稳定而又持久的文化求索。这个过程不是直线,有时会迂回。形成文化的过程是慢慢的,文化是储蓄过程,似慢火煲老汤,对学校来说,需要许多任校长努力,三五年的文化建设也许只是开始。

  文化化成。《易经》里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的就是文化的实质。文化不是自然增长与叠加,也不是校长强势的话语可以一锤定音的。其建构的过程就是痛苦的涅槃。我将之概括为“四化”。一是“物化”。文化是一个复合体。看得见的是物质,看不见的是精神。物质是载体,精神是内核。教育是需要物质的,教育的物质需要高贵、高雅与精美,在供奉与敬重中同化濡染。物化,让教育展现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创造的一种美,而非虚无的道德教化与灌输程序。这种实在的美,必然需要附着于具有价值性、文化传承性、互动性的美好物质之中,教育物件的前世今生构成了滋润人心的文化具象。人的生命价值因与教育物件的呼吸与共、把玩对话而得到激扬与深度觉醒。二是“人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成长与进步,学校文化是校长与师生互动对话、彼此理解融合的过程。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文化是有故乡的集体灵魂。三是“武化”。文化是“以文明去教化”,简称文化,是一个动词。建设文化的过程有时是需要“动武”的,即所谓的“先武化”再“文化”。刘向的《说苑·指武篇》讲得很清楚,“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好的学校文化是需要执行的,如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一种习惯、风气需要养成,养成的过程就是改变习惯势力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同化与顺应过程,有时不“动武”,不用机制约束推动,全部靠自然进步也是不行的。文化是“趋炎附势”的,特定情况下需要强大的力量推动。文化又是“和平演变”,“和平演变”也是一种征服。四是“活化”。文化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学校的文化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富有朝气的力量,学校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这就需要学校文化的元素与时俱进。例如,绩效工资实施后,改变了学校原有的许多惯性,包括激励措施、人际关系调适等,这就需要校长生成新的管理智慧去适应这种改变,我们实施的教师管理欣赏性探究就是一种探索。

  法国社会学大师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行动者有意识地、自觉把握了他们与自身性情倾向的关系,行动者才能获得某种“主体”之类的位置。借助自觉意识,行动者可以经过反复思量,让他们的性情倾向“发作”,或是相反压制住这些性情倾向。新学校,尤其是合并学校,文化就是改变集体的惯习,形成稳定的文化主张与精神骨架,这个过程之艰辛与复杂就在于,不仅是形成文化框架建构,关键是形成集体文化记忆,形成文化主体,即文化的自觉。

  德国教育学家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中的变革、融合中的创新,是唤醒校园中沉睡的巨人。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



【专家点评】

老校新建的文化再构与多维反思

张晓东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地区的学校得到了升级改造,尤其一些具有多年文化传统的老校,正在面临着原地或易地新建的重要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新建过程能否将原有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是关系到学校下一步如何发展的核心关键命题。《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普鲁斯特曾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通过不同维度的立体考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文化理解,促进老校实现新建过程中文化脉络的明晰、充盈与彰显。

  一、优与劣:必要的伦理审视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是人的内在规定性,而人的追求与品位是不一样的,因此,尽管从普适性的方向上而言,老校(文化)新建是一件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好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行为都值得肯定与赞扬,有些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我将其概括为两类。

  一种称之为彻底性的恶。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忘记了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正如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言:“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1]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应该成为不断解放与提升师生的过程,而不是让文化成为远离教师与学生的符号化存在,让文化失去了根基与活力,甚至成为一些人谋利或者向上攀爬的手段,成为达成一己之私的工具。这种恶如果不从根子上除去,对学校的伤害是致命的,因为它从本质上就不是向善的,这是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尽管有时表面上看起来也挺“美”的,所以,也就带有了更多的欺骗性,并会让大家看透、看轻学校文化建设。

  一种称之为发展中的劣。每个学校的校长与教师群体的自身素养与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高,有的比较低,这肯定会导致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与低,也就是高下不齐,可能也正是如此才呈现出了良好的区域学校文化生态。不过,这一点也不可怕,因为总体上是善的,这只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成长性问题,随着校长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让人担心的只是某些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夜郎自大、故步自封,放弃了文化提升的可能性,让文化建设成为简单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那么就会让问题变得复杂多了,而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校长和教师。

  二、内与外:必要的价值支撑

  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但是,正如亨廷顿所言:“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2]从纯主观的维度是不是能够完整地呈现文化应有的内涵,可能是仁智互见,值得注意的是,亨廷顿强调文化的关键是价值,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文化的核心一定是价值,而绝不是文化的“外衣”,价值在文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涉及价值思考的文化建设一定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建设,或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面,仅仅是一种表象而已;或者是走向了文化的反面,变成了打着文化旗号的拼凑。“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统领学校组织及成员发展的精神和灵魂,而且也是学校主导文化及个性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之所以区别于另一所学校,就在于拥有各自独特的核心价值观。”[3]

  老校文化重建要关注形式背后的价值,尤其要进行深入的价值研讨与批判,包括对原有文化价值的态度,这体现了重要的文化自觉意识,以保证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可能面临的文化转型。“批判与对话是学校文化建设者在面对各种文化新生事物时应具备的核心意识和文化能力,舍此便谈不上高层次的文化自觉和自为,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处理文化困惑的能力。”[4]这就要求大家进行学校教育哲学的思考,对办学理念与愿景再次进行概括与提炼,不能只是经验化地、意气用事地对原有价值加以接受与拒绝。要超越经验走向价值,也就意味着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实际上是对校长与教师群体理论思维能力的检视,看看你能否把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主张(思想)结构化地呈现出来,这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同的价值选择,或者是学校中不同群体的选择不一,表现为教育文化之间的冲突,隐含其中的是大家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冲突与达成共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文化主张明确与路径选择的动态过程,是对教育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更是再一次的凝心聚力的过程。

  三、上与下:合理的实践转化

  老校文化传承一定要落到实践中去,要在不同的阶段智慧地选择突破口与着力点,在不同领域或板块合理恰当进行文化展开,否则,就会成为空话或墙上的标识,让人们觉得文化建设只是飘在半空中。我最反对的就是把上位的教育主张变成定语,放在所有的实践载体前面,这样就会机械地变为××课堂、××学生、××管理……这样的文化建设不能形成层次化的概念体系,并导致一些相关问题产生。

  第一,上位与下位概念交叉重复。作为上位的概念与作为下位的概念意思一样吗?如果一样那么就无所谓上位与下位,使得上位思考与下位实践纠缠在一起,也就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上位概念是什么意思?下位概念是什么意思?上位概念是怎么统住下位概念的?这个逻辑是必须交代清楚的,否则,将影响学校文化呈现的清晰度,并且会遭到别人的质疑。

  第二,文化主张没得到切实分解。上位的教育主张是对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比较深远的追求,如果不把上位教育主张分解,下位实践就会变成上位价值的应声虫。如果没有从不同的教育领域的特点,尤其是不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学校不同的块面进行适切性的突破,将来就很难转化为实践中的教与学的行为,可能会流于一般性的口号。

  第三,让人感觉是在贴文化标签。文化的呈现不是简单地在所有方面套用某个语词,这样并不意味着特色文化就成功了,反而给别人一种浅层化刻意为之的印象,伴随着产生文化审美疲劳,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智慧与灵感,并制约生动活泼的实践对上位概念的创生与丰富,甚至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陷阱和文化深化的瓶颈。

  四、快与慢:内在的不同规律

  文化建设总体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我认为如果三年两载就能让文化大功告成,这样的文化绝对不值得追求,或者说至少不能成为学校的终极追求,而且,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是一种伪文化,是一种为了文化而文化的短视行为。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文化系统内的所有元素齐头并进,文化的表层元素可能改变的速度快一些,而一些深层的文化元素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但是,一旦这些深层元素发生了变化,文化的阶段性成熟也就来临了。而且,也正是因为进展有快慢、程度有深浅文化才变得多姿多彩,也才让文化建设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和实践的张力。

  正如皮尔森所言,“所有的文化,即使是最原始民族的文化也不例外,都可以看做是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5]只是这种影响方式在不同层面作用的快慢不同。比如,作为表层元素的硬件建设可以快一些。在老校新建的过程中,物质文化总体来说随着新校的建设可以比较早地呈现出来,这是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基础,为整个学校文化搭建起基础框架,先行一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硬件文化建设本身要素也不一定同步前进。而作为深层支撑的精神提升与凝练则要慢一些,尤其是当我们期待文化被师生内化,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则更是一个相当长的生命成长过程。但是,不管是快的元素还是慢的元素,在老校文化新建中尽量不要把所有方面一下子做满,过犹不及,要合理地留下文化拓展与改造的空间,这也是对过去传统与可能未来的尊重。否则,一旦出现偏差就很难进行调整,并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个脉络延续产生不良影响。

  五、强与弱:慎重的群体行为

  “我们是文化的生产者。但我们也是文化的创造物。”[6]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揭示了文化的两面性,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师生生存力量,既有其柔弱的表现,也有其强力的展示。

  一方面,学校文化的纤弱表现在它必须得到师生群体的认同。学校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师生的文化认同,师生就无法真正介入到文化建设中去,这样形成的学校文化是苍白而无力的,是没有任何根基的,因为“人的文化活动还是人本身的自我成长活动”,[7]把师生的成长从其中抽去,还能剩下来什么呢?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应该是全体师生甚至是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让他们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这样建设出来的文化才能具有坚实的支撑基础,而不是少数人的文化构想成为全体师生的文化追求,那样的学校文化把师生当作旁观者,必然也得不到他们的承认,想要追求的学校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学校文化的强力表现在它可以塑造人。“从我们关于前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智力发展的知识来看,人的这种可塑性是人类得以发端和维持的土壤。”[8]正是这种可塑性使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限制个人行为变异的一个主要因素。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干强调说:”文化是我们身外的东西——它存在于个体之外,而又对个人施加着强大的强制的力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总是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一致。然而,当我们真的试图反抗文化强制时,它的力量就会明显体现出来了。“[9]这种强制性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不同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以是正能量,也可以是反作用,师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其左右,而且这种控制对师生的影响更持久深刻。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产品展示推荐】
校园楼梯设计
走廊把一幢幢的单体建筑组织起来,形成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它不仅具有交通联系的实际功能,而…
查看详细
专业教室设计
适宜的教室环境是关系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某个专业的教室设计需要个性化和专业化。不同功能的教室其设计…
查看详细
学校大厅设计
厅馆的设计首先从精神需求效应看,然后从社会实践效应看,厅馆如果具有历史价值的要体现出它的历史价值,有文化传承的…
查看详细
走廊文化设计
走廊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学校走廊展板主题不鲜明、品种单一、内容单调、款式呆板、不能满…
查看详细
学校场馆设计
校史馆的设计通常考虑到校史馆的整体空间的局限性,内容展示的传统性和现代科技性。设计团队不仅只是通俗的死板式陈列…
查看详细
校园SIS设计
导视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减少人们对陌生环境的抵触情绪。而对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而言…
查看详细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大门作为校园的门户,是学校建筑群体和建筑环境的序幕和点缀。因此,它的设计对整个校园的特征和风格,对校园总体环境…
查看详细
校园整体规划
职业教育有其独特性,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包括调查…
查看详细
【精品案例推荐】
沈阳汽车技术学院校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占地面积16.8万平方…
查看详细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案
学院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拥有河南省教学成果15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25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
查看详细
临河五小校园文化建
建立于1971年,教学水平一流,学生们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
查看详细
华文学院校园文化导
“育”是此校园的文化设计方案。从历史、地理、文学、政治等方面,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渊博,激发学生自主求学、扩…
查看详细
新疆卫生学校案例
巴州卫生学校是巴州地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医学职业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被…
查看详细
长春56中学校园文化建
从国学经典、自然景观、民俗风情、饮食天下、建筑艺术和城镇魅力六方面来表现文化的多样,传承文化的精髓。 …
查看详细
内蒙古科右中旗第五
国学包括的范围极广,所以从简单的唐宋诗词、元曲、经典文学等古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向学生介绍,作为启蒙教育。渊博的国…
查看详细
成功案例:沈阳师范
中国有沉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现代与时俱进的文化,我们既要学习现代文化的精髓,也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学会“…
查看详细
首  页  |  公司简介  |  资讯中心  |  服务团队  |  成功案例  |  产品展示  |  客户名录  |  联系我们  |  点击咨询

版权所有:沈阳市沈河区艺馨校园装饰设计销售中心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摩根凯利大厦A座
热线电话:024-24119119  24小时服务热线:18810608452 13066552620 QQ在线客服:1941842196
备案号:辽ICP备07001147号 本站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走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