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校文化的源头上
成 恒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汾小”)创办于2009年9月。创办之初,他们确立“文化切入”的办学思路,在“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为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系统策划文化愿景,不断创造文化事件,逐步形成了以“恒”(坚持)与“成”(成长)为关键词的文化特质。在近5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学校文化从无到有不断丰富的精彩开启,为新办学校如何实施文化战略提供了范例。
一
1948年的一个春晚,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时局的混乱,要回家乡隐居:“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这里的“分湖”,也就是今天的“汾湖”,是柳亚子先生的故乡。汾湖自古以来还是吴、越两国分界线,现在又与大上海毗邻,对于整个江苏来说,汾湖是东端最偏远的地区,有人戏称汾湖类似于“江苏的浦东”。
2009年暑假,汾湖实小在这里诞生。工地上,一切紧锣密鼓。6月5日,张菊荣被任命为这里的第一任校长。之前,他有着17年一线教学与管理经验,6年市教科室工作经历。他的大脑急速地转动起来,面对一所如期开学都会十分紧张的学校,他却努力思考学校的文化定位,他说:“一所学校的开启,不是校门的开启,而是文化的开启。”
一个暑假,他们像打游击一样地辗转在兄弟学校的办公室工作。7月7日,他们召开了第一次“行政会议”——其时,行政班子还没有正式成立。第一次行政会,他们没有把学校千头万绪的设备购置工作放在核心位置,甚至也没有把怎样开学作为讨论的重点——尽管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们都一一细致地做着,但是他们仍然把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放在了首位。会议开始,张菊荣取出一本绘本——《犟龟》,说:“谁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查春晓老师接过任务,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隆重的庆典!”大家沉思良久,没有人参加过这样的行政会,没有人想到汾小的文化是由一个绘本故事开始的,也没有人想到汾小的“第一代领导人”们会在学校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闲庭散步般地首先思考学校长远的文化问题!张菊荣说:“我们眼前的困难非常大,但是,长远的困难才是更大的困难,面对长远的困难,我们必得发扬犟龟精神,犟龟精神是什么精神?犟龟精神也就是坚持的精神……”
这种行政会的意蕴,也一直影响着汾小的行政文化,汾小的行政会从不把讨论“具体工作”作为己任,而是以主题式的方式进行,他们以“行政作为”为主题讨论行政定位,他们以“系统思考”为主题讨论思维方式的转型,他们以“有效跟进”为主题讨论学校管理的实务,他们以“前置思维”为主题讨论工作方式的改变……学校行政从前两年的6人,到今天,也就只有8人——100亩的校园,分管后勤和德育的校长、工会主席、总务主任,也就一个袁杨勇挑着;1000多学生的学校,人事干部、办公室主任、财务工作、会计,也就一个徐建萍兼任着,她同时还担任着1个班的数学教学;教导主任钮雪芬,也是光杆司令……如果没有“犟龟精神”在背后支持,如果没有工作方式的转型,怎么能领导全体师生走过这令人自豪的4年?
二
都说,新学校是没有“学校文化”的,可是,汾小的创业者们却说:“我们一到这里,文化就开始了。”7月21日、22日,他们在三所学校,分头召开了三个“愿景描述会”,请每一位老师畅想梦中的汾小,年轻的心被愿景激动着,那是他们共同的汾小啊!没有人会忘记那颇有象征意义的一景:那天,正赶上日全食,他们围桌而坐,聊着各自对汾小的美好愿景,窗外的天光一分暗似一分,直到日光全被遮蔽。众人停下来,拥到走廊上观看这难遇的一幕。少顷,日光熹微,到渐渐敞亮,天地间重新光明一片。坐回到桌边的几人,内心仿佛被一股清澈的光亮照耀着,先是一片沉静,好像被一种神圣的东西占领着,继而絮絮而谈。
愿景描述会之后,精神意义上的“汾小”开始建立起来了。尽管彼此还没有相识,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精神的交往——凭借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依托学校先期建起的“无形的学校”——论坛。他们像犟龟一样穿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思想中。每一个星期,都有“导读题”,老师们根据阅读进度,思考导读题,选择性地回应这些“导读题”,等到他们彼此全部相见的时候,他们已经是精神上的伙伴了。这个他们称之为“读苏”的活动,做了整整一年——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开始汾小的阅读文化,而文化,从来不是那些一蹴而就的速成品。他们中的很多人说:“用一年的时间,穿越一本书,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过!”而这一种“阅读经历”,现在已经成了汾小的“传统”,每年新加盟的老师,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本书,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将“前辈们”创造的“读苏帖”,重新地去跟一遍,他们称这样的活动叫“重走读苏路”。“重走读苏路”,一路领略汾小文化的生生不息。
汾小文化不是仅凭着“顺其自然”去“守株待兔”,他们一开始就有极其鲜明的文化自觉。在愿景描述会的基础上,8月12日,他们借开发区管委会一间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学校发展咨询会”。在这个咨询会上,他们明确提出“文化切入”的办学思路,他们提出:“无论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还是学校的第一批老师,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使命。一所优秀的学校,总是凭着优秀的学校文化而代代相传,而使一代代教师与学子沐浴其中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文化标识,每一个学生都是文化符号”。在学校仍是一片工地的当时,他们就把“文化担当”挑在了肩头。这篇名为《从现实基础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汾湖实小办学框架的初步构想》的咨询稿,后来收录在张菊荣第一本“汾小土书”《写在汾小的扉页上》中。
8月25日,第一次全体教师会。汾小的今天的确是拥有了一流的硬件,可是当时的困难无法想象。酷暑难当,他们“强行进驻”学校,水与电,都是时断时有,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他们要为校史上的第一个开学而努力:“我们不希望在学校文化源头上留下遗憾!”他们说:“如果我们进入的是一所宾馆一样的学校,我们以后就不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是这所学校的创业者!”文化啊,有时候就是一种朴素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人们可以辛苦得很幸福,在周边群众忧虑能不能正常开学的时候,学校凭着极其精致而周到的工作实现了完美开学!
这样一个开学的历程,一个文化创始的历程,正诠释了汾小人的核心理念:只有坚持,才能成长。汾小人在开始就体会到了“坚持”的魅力,体会到了“成长”的感觉。
三
汾小人在坚持中不断地体会成长的感觉。他们后来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有着初创时的烙印。“成长”与“坚持”,成为汾小文化循环往复、不断衍生的主旋律。
就比如这“土书”。那是在开学后最早的一次教师会上,张菊荣与全体老师相约,记下自己最初的热情与智慧,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一个人出一本书。当此之时,每个人的心里是翻腾着很多东西的,能行吗?每个人?不会吧?一直到学期结束前,学校要将“土书”结集进行最后制作的时候,还有老师在问:“啊?这是真的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过程中每一项活动的系统跟进,每一位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土书”的积累,休业式,就演变成了老师们的“收获节”:“土书发行仪式”。老师们摩挲着他们心爱的“土书”,一种因为坚持而获得的成长感觉油然而生!
然而,这不是一个临时性行动!他们说:土书著述,我们要坚持写10年!——现在4年过去年了,这些老师已经创造了204本土书,也有像顾嫣宏、吴晓亮、蒋银华、徐兰等人,已经向着“土专著”方向发展;汾小图书馆“学恒书馆”最珍贵的馆藏书就是这些土书,这里承载着汾小人的情怀与智慧。在今天的汾小校园里,最富感染力的“景点”就是根据“36本土书”而制作的雕塑。当雕塑制作出来之后,它的意义自然又超越了原始的意义,然而,不管你把它理解为土书的著述,还是经典阅读的攀登,抑或更为深广的想象,“坚持与成长”的意蕴一定铭刻其中了。
年复一年的“土书”,是一种“文化刻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一种刻写。终于有一天,汾小人明确把“恒”字作为学校的校训,而这一天,老师说:我们的校训,是做出来的,也会一直做下去。一个“恒”字,由潘洁琴老师书写后,刻在校训石上;石不大,却正在奠基文化。2013年9月,北京的一个教研员高级研修班40人来汾小考察,参观校园,观摩课堂,听取教师的课堂观察报告,听取校长的学术报告,回去后,感慨万千,20多人撰写博客发表感想。其中有位老师说:在这里,校长说的与教师做的,学校理念描述的与校园实际呈现的,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
汾小4年多的一切成长,都源于“恒”。2009年9月1日,他们编印了第一期校报——《汾帆》,于是,每月一期的报纸雷打不动。《汾帆》承载着学校历史,当然也在不断发展,后来,编辑者在校报上开辟“教师专栏”与“学生专版”,为师生成长打造关键事件。有了第一个暑假的学校发展咨询会,于是,每一年的暑假,他们总会殚精竭虑,设计下学年的工作思路,召开“学校发展咨询会”,当然,主题也在不断深化,由文化顶层的框架设计,到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专题讨论,渐行渐远。有了第一个“教师讲座”之后,每月仅只一次的教师会就成为教师的舞台,由老师来做“微型报告”,这些报告也日益丰盛起来,更多老师的报告,开始走出了汾小,更多老师的报告论文,开始登上重要的媒体。有了第一次的“教师宣誓”之后,他们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就都保留了这项仪式,当然,每一个人在每一次宣读宣誓时内心的体验也在变化着。有了第一次教师节的“阅读倡议”之后,他们每年的教师节都会发出一个与时俱进的“阅读倡议”。更有意思的是,有了第一学期的标语之后,他们每个新学期的标语都是这样六条:一条“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五条“五不文化”——不拖拉,追求力行的文化;不推诿,追求担当的文化;不等待,追求主动的文化;不抱怨,追求乐观的文化;不放弃,追求坚持的文化。他们称这样的做法叫“刻写文化”。
而从第二学期开始的,每个学期举办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堪称“文化刻写”中的大戏,生动地演绎着“恒”与“成长”的辩证关系。
汾小历史已经进入了第10个学期。而他们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已经经历了7届。在开课教室背后的墙上,布置着历届研讨会的基本信息:时间、主题、大致内容。汾小人明白,学校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校文化的更新与丰富需要汲取外在的能量。他们在建校后的第一时间,就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取得联系,并成功地签约,成为“伙伴关系”。此后,著名课程专家崔允漷教授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汾小,进驻课堂,助推汾小成长,而“成长课程研讨会”就成为了每学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有课堂现场,有观察报告,有自我反思,有论文发布,有专家点评……虽然是一所学校自己的研究活动,却像承办重要活动一样去组织。当然,这又是老师们的舞台。从学习目标的叙写到评价任务的设计,从评价信息的收集到“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原则的制订,从各个主题的深入研究到多个主题的统整思考,汾小人一步一步走来,创造了他们的“研究文化”。汾小人也在坚持不懈的研究中收获成长的感觉,叶雪娟说:“是长久的努力才会带来些许的收获。”蒋银华说:“我终于有了一节有‘空间感’的课!”肖月仙说:“我发现这个评价模型是活的!”潘洁琴为了思考一个主题,把自己关在美术教师工作室中,忘记一切……《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1期集中推出了他们的研究专题“教学评一致性”;《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3年第6期集中推出了他们的研究专题“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教师博览》(原创版)2013年第9期发表了记者采写的《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全面描述汾小的“研究文化”。
四
关于学校文化,汾小不乏思考,《试论走向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新建学校必须“站在高处”思考问题》、《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的汇聚点》《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等“形而上”的思考散见于媒体,而2011年12月教代会上通过的《学校文化纲要》,则是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关于文化目标、关于文化愿景、关于办学使命、关于教师发展目标、关于学生成长。“涵园”中的理念墙则是文化纲要的“简要版”,主题浮雕则是文化纲要形象的“袖珍版”。
在“形而上”思考的同时,他们深知文化更需要“形而下”的呼应,文化也在细节中,他们总是把细节设计在系统中。通过他们每一期的校报、校刊,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汾小的文化建构,看到他们对文化顶层设计的良苦用心,可以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而在日常生活中,细节文化每每让师生们感动。儿童节,排一台节目,小部分孩子表演,大部分教师观看,这几成很多学校的常规,但是他们不满足于此,要过“每一个人的儿童节”,于是他们发动学生制作个性展版,让每个孩子有展示个性的机会,整个校园已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大展台”;他们在校园里开辟“成长舞台”,方便孩子们展示成长收获。2013年儿童节前,学校在“成长舞台”为六年级刘星雨同学举办“个人演唱会”。有记者感慨:“这样的孩子,如果以后真成为歌唱家,一定不会忘记学校!”而学校的态度却是:“成不成为歌唱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了这种经历;重要的是,那些孩子们与她一起拥有了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
文化不等于细节的叠加,更不是零星细节的刻意“作秀”,但文化会从细节中“透”出来。在汾小校史的起点上,他们的确在思考关于“使命”、关于“信仰”之类的严肃问题,但这些严肃问题的思考没有把汾小文化变“硬”,相反,汾小的文化是柔软的、温馨的。天气不好的早上,老师会收到这样的短信:“值班行政已经到校,请大家小心行车,不赶时间,注意安全!”学校有什么大的决策,会跟老师们商量着来做。学校论坛有一个专题帖叫“轶闻趣事话汾小”留下了太多的感人细节。汾小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年方式——“除夕守岁,相约论坛”,每年除夕零时的抢先发帖以及由此闹出来的笑话会成为一年的开心……
汾小四年,已经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也引来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眼光,他们也走上了省内外的一些重要学术讲台,成长令人欣喜。但汾小人更相信:学校文化不是供人远观的风景,而是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冷暖自知。汾小师生的幸福生活,才是文化的真谛!
2013年,走过了4年的汾小,又形成了新的发展构想,这些构想建立在4年文化起步的基础上。为了这个新4年发展构想,张菊荣邀请每一位老师给他写信,而他则给每一位老师写了回信,一来一回,八九万字。关于这些信的具体内容,张菊荣说,很多信是含着泪读完的,不便全部地透露,但是他说,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心灵沟通的重要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恒的力量,文化会把汾小带向远方。汾小人说:前几年,我们走得很快;而我们的目标不是走快,而是要走远!
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等待,期待初创期内积淀的文化基因在学校长远的发展中不断地显现神奇的魅力!
【同行观点】
新建学校的文化建构策略
仇高兴
“一所学校的开启,不是校门的开启,而是文化的开启。”汾湖实小张菊荣校长的话道出了新建学校高品位办学的真谛。一所新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唯有文化的注入与引领,才能使这些纷繁的事务有如灵魂附体,从而具有特别的意义,也才能使新学校的建设不留或少留遗憾。汾湖实小的文化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启迪。
一、新学校文化建设起步——文化选择与基因植入
汾湖实小的文化基因源于张菊荣校长推荐的一本绘本《犟龟》。张校长为什么会做此选择?从案例材料中无法探知。也许是从艰难的新学校建设过程产生的深切感悟,也许是张校长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研究、管理的深刻体会。总之,张校长通过这本《犟龟》所引入的文化火种,在这个新生的学校点燃了一片文化之光,引领着学校走过近5年不平凡的办学历程。新创办学校,没有历史可以传承,文化的开启或源于某个特殊事件,或源于不寻常的建校经历,而校长个人的教育理想、信念无疑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发生器。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汾湖实小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张校长所发挥的作用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这里值得探讨的是,校长的灵魂作用如何发挥才是最恰当的。校长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来设计规划学校文化,也可以在充分考察新学校所处社区的历史变迁、风俗人情,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文化追求加以选择确定,或者带领全体教师共同讨论来确定学校最初的文化基因。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得到广大师生尤其是核心层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张校长所选择的“坚持”这一文化基因在第一次行政会上一提出就得到了共鸣,也许是绘本图文并茂的叙述较之直截了当的阐释更具感染力,也许是学校行政一班人共同经历的建校艰辛使每个人心有戚戚焉。有此共鸣与认同,8人领导团队就能将拥有100亩面积的学校做得风生水起,一人身兼数职竟能无怨无悔,这些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文化的力量。
二、新学校文化建设推进——领导示范与事件影响
文化基因一旦确立,接下来的事就是要让这一基因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成为所有人下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持续推进,学校领导团队身体力行,带头践行学校文化精神是关键因素。我想,汾湖实小8人领导团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对全体教师迅速认同学校的文化选择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从汾湖实小的成功实践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认知:通过有意识地策划一系列文化事件来影响所有人是十分有效的推进策略。愿景描述会、“读苏”活动、学校发展咨询会、土书著述、创办校报《汾帆》、立校训石、牵手华师大、成长课堂研讨会、学生个人演唱会、除夕论坛守岁……一连串的文化事件构成汾湖实小人文化行走的坚实脚印。通过这些事件的浸润、洗礼,文化的因子悄无声息流淌进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文化认同便在这些事件经历之中不断汇聚。反观我们的办学实践,每年也少不了开展一些活动,但因为没有文化这根线串联,活动便少了许多文化建构的意义。
三、新学校文化建设建模——顶层设计与全面规划
汾湖实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于2011年12月教代会上通过了《学校文化纲要》,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学校文化目标、文化愿景、办学使命、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目标等,由初步的顶层设计开始,到全面系统规划文化发展蓝图,汾湖实小文化建设思路无比清晰。顶层设计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汾湖实小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文化从犟龟精神开始起步,逐步丰富为“恒与成”,从张校长建校初期撰写的《从现实基础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汾湖实小办学框架的初步构想》咨询稿到最终形成文化纲要,完成了学校文化的建模,彰显了设计与规划对于行动的统一与步调的一致是何其重要。相信有了这份蓝图的引领,汾小的文化建设必将走向更为自觉、更为高效的发展道路。这里要注意的是,任何设计蓝图都不可能一次完成,一成不变,它需要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我们注意到,汾湖实小每个暑期都要召开学校发展咨询会,这个做法无疑可以不断地对学校文化发展做出新的总结与修正。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规划学校文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属于本校或所属社区特有的文化因素,着力培育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深厚且富有特色的文化才能使自身在众多的学校中独树一帜,走出独特的办学道路。
四、新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理性思考与有效行动
“我们的校训,是做出来的,也会一直做下去。”汾湖实小的老师们这样评价他们的文化行走。这恰恰是汾湖实小最值得称道的文化建设经验。学校文化建设固然少不了理性的思考,尤其是新建学校,领导者在办学初期深刻而有见地的思考,对学校的文化建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谋定而后动,才能保证方向和目标的明晰。然而,这里更值得关注的是,光想清楚了还不行,学校文化终究要落实在学校每一个人的身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地生根。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校长在文化建设上不乏深刻思考,甚至是很有创见的思考,但真正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卓有建树的校长并不多,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行动力的缺失。诚如汾小老师们所说,学校文化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汾湖实小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就是,学校文化要深刻地想,更要有效地做。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校长)
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与实施策略
孟晓东
“文化立校”、“文化化人”已经成为大家对学校发展提升的一种共识。对于一所新建学校来说,如何依托区域优势,突出自身特点,以学校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明晰办学定位,规划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知道,支撑学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是教育理念。新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必须遵循认同的价值理念,必须厘清学校的发展思路。首先,要把握发展的方向,研究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新平台;其次,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力求“建构、创新、突破、超越”,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第三,校长需要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将学校的教育实践真正建立在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先进教育思想体系,并在认真践行中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关乎学校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的文化视野、视线和视角,是学校品位、品质、品牌的形象体现。学校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全体师生员工创造出来的一种校园精神,对学校来说,只有科学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来打造学校品牌,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和建设学校文化,良好的学校文化才能产生,才会具有一种能动的、持续的教育力量,才可能作为一种特色和精神永恒传承。
二、梳理渊源优势,逐步建构学校文化特色
新建学校,或是数校合并,存在多种文化的冲突;或是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但其文化建设,绝不是白纸一张。新建学校与生俱来的优势就是学校发展的新起点、高站位,以特色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创特色上重点突破,全方位拓展,方能推动整体,取得系统性成功。如继承与创新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取与舍结合,破与立结合,深入挖掘区域、地域、校本特征和特点,建构以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系统;创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等,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文化环境和人文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坚信“教师发展学校”的第一要义,挖掘教师的潜能,凝聚教师的智慧,打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以“绩效”为评价目的,通过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学校评价机制,逐步建构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再如融合学校特色建设目标,优化强项,强化学校个性特色。在创造文化个性方面,新建学校有更大选择权。重视个性塑造,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避免雷同,尽可能地在文化建设中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色。通过继承(借鉴)、创新,建构学校文化特有的符号和内核,在学校发展行进过程中逐步打造学校品牌。在持续优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实现学校文化建设深度建构,使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三、强化课程教学,适切容纳实践经验与智慧
以共享价值观引领的学校文化,缘于纯粹的教育实践功能,而逐步走入课程和教学之中,往往会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和共享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更为紧密地有机结合,也使得教育的核心工作——课程和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更为有机地融合。因此,新建学校需更强调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相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课程与教学文化。
新建学校课程与教学,在课程管理上,必然走“规范——示范——模范”之路,迈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第一步;在课程实施上,应该关注“课程、课题、课堂”的整体功能,以“课堂”作为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上,突出“生本、生成、生命”等核心价值,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凝练学校的课程文化。“校本”是区分这校与那校的标识,是学校的个性符号。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点,需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和学校人力资源,学校要创设优质丰富的校本课程,深化校本课程精神内涵,拓宽学校教育发展空间,为学生成长创设多维环境,促使学生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使“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理念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
回归应然:新建学校的文化使命与责任自觉
戴拥军
学校不是一个方位的概念,不是一个地域的符号,更不是一组高大的建筑,而是地域上鲜活的生命意象,是高贵圣洁的文化殿堂。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校长,不应当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而应当自觉地担当起文化启校、文化立校的使命,用心思考和构建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用文化开启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为此,在新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要始终坚持理念引导、文化介入的原则,确保新学校的建设能够按照古德莱德所说的“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的应然形态进行。在规划新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上,我们坚持以教育哲学为引导,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文化传统为根系,以地域资源为源泉,以师资建设为支撑,以多样化课程为载体,以管理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师生完整而幸福地成长为目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层推进,整体架构学校文化的图谱,使视觉文化、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等互为映衬,并由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线穿珠,形成一个相互关照的整体。
现结合我们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新校区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坚守教育的价值取向,寻找新校文化“立意”的原点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一段名言:“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泰勒说:“那些不用哲学去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工作必然是肤浅的——好的好不到哪里去,坏的则每况愈下。”在应试教育巨网几乎笼罩着中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的今天,人们的教育理想正在流失,教育的价值逐渐旁落,教育的行为方式几乎走向了真正教育的反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学校必须要有教育的信仰。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消失,我们前行的每一步才会有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对教育是什么等哲学问题的系统思考和深刻理解,我们所建构的学校文化将毫无意义,甚至会对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真正起点应该是教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提出和认同。学校的制度与管理、课程与教学、策略和方法,都不过是“形而下”的具体内容,而“形而上”的价值取向则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组织学校行政一班人和广大教师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等命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勾画着华阳实小美好的前景。经过集思广益,反复琢磨,我们初步提出了华阳实小的办学愿景——“办孩子们向往的学校,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教孩子们乐学的课程”,努力将学校营造成“一方池塘”,让孩子们快乐幸福地生活其间,使每一个生命获得自然、自主、自由、自觉地成长。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教育本质的不断追问,对教育现状的理性反思,对地域教育文化主张的悠远追溯,对华阳办学传统的深度开掘,提出了“正心”文化主张,倡导“一切教育,从‘心’出发”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树正德教师、育正行学生、建润心课程、构慧心课堂”的办学目标,并由此综合设计学校的物态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从而开启了华阳实小文化建设的源头。
二、立足寻根塑魂,致力彰显新校的文化个性
学校文化是在传承、吸纳和创新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我们必须珍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统,汲取不同学校的文化精髓,着意寻根,着力筑魂,通过融汇熔铸,提炼凝聚,创生新的文化元素,以彰显学校文化的地域风格和个性气质。
一是寻根溯源,疏通学校的文化源流。华阳实小虽是新建学校,却有着悠久的办学渊源。五百年前的华阳古镇上曾有过一座“正心书院”,它是华阳书院的前身。时过境迁,书院虽无从觅迹,但其提出的“正心”教育主张,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成为我们今天学校的文化源泉。同时华阳实小与现在的华阳中心小学和华阳四小有着难解难分的联系,它们多年的办学积淀和文化传统,将融入华阳实小的文化血液之中。
二是对接地气,开掘地域文化资源。句容自然人文资源得天独厚,一方奇异的山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异彩纷呈的山文化、水文化、竹文化、树文化、石文化、茶文化,将在新校园里落地生根,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名人文化将有机植入学校文化的大动脉之中,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三是钩玄提要,凝炼学校文化的神韵。学校文化的神韵体现在学校精神上,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有精神的灌注才能神采飞扬。我们将从学校众多的文化元素中铸炼学校的精神,致力探寻适合校本实际的文化立校之路,不断累积学校的内涵和底蕴,努力营造一汪文化的深潭,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精神滋养人、激励人、提升人,让科学与人文双向并进,丰富学生的文明素养。
三、着眼立德树人,倾力打造多彩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离开了课程,学校的核心文化就成了悬于空中的漂浮之物。在“正心”文化的观照下,我们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为孩子全面和富有个性的成长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和载体。为此,我们在新学校设计时建设了大型体育场馆、游泳池,开辟了音乐、舞蹈、美术、腰鼓、象棋、围棋、劳技、天文、航天等馆室,设计了多个开放式图书阅览室,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同时着手研制开发了几十门校本课程,准备组建近百个涉及艺术、体育、文学、科技、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学生社团,为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创设条件。
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关键在于有文化品位的教师队伍。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特别注重营造一种崇慕高尚、追求卓越、心存大爱、牢记责任的教师文化,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支撑起华阳实小的百年基业。
(作者系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校长)
走学校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姜晓华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9年9月,由海门市东洲中学全寄宿部易地新建而成,2009年的第一批教师都来自东洲中学,带给新学校的是东洲中学的文化气息,而后的每一年,因事业发展,学校吸引了大批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加盟,东洲国际学校成为一个“教师移民学校”。新调入的老师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原学校的文化印记,为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生长
无论多么有价值的理念,若不能深入人心,也只能是空泛的流于形式的口号,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文化价值的生成过程只有成为师生悦纳的过程,其价值才能真正地得到实现。
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应该诞生于全体师生心中最美好的愿景,而不应是专家的名言、经典的语录,不应是校园时尚的装点,它应该从师生的向往出发,通过师生共同的追求去形成。为此,学校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向全校师生征集校训、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等,经过慎重的讨论辨析,再把若干个相对集中的校训、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的表达制成问卷发放给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再次征求大家的意见。可以说,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以及确认是师生共同反复思辨、判断、筛选的结果,它得到了所有东洲国际人的认同。
“做最好的自己”成了全校共同的愿景。
“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每个人都渴望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美好的自己,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
“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每一位师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挖掘。
“做最好的自己”还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成功……
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如何让自己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如何让自己成为最美好的风景就这样成为每个东洲国际人共同的课题,东洲国际人在追求梦想的路途中行走着、思考着。
秉承着无限相信师生、无限追求美好的信念,学校向全校征集校徽、校歌、校楼命名,征集朝向美好生活的一切,于是,学校渐渐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成为师生展示美好风采、不断成长、不断超越的舞台。
学校会隆重表彰参与学校和班级各项美好事物的设计者,于是,校徽、班徽、校歌、班歌、学校公约、班级公约、学校展示、班级展示就成了一场场思想的盛宴。分享孩子设计的校徽,您一定可以感受到东洲国际人内心的憧憬与追求。
学校的核心价值文化理念就这么轻轻悄悄地来了,润泽着每一个东洲国际人的心田。
二、拔节
优秀的文化催生优秀的行动,优秀的行动映照优秀的文化。要让学校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唤醒、鼓舞师生走向“做最好的自己”,“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的行动是最明智的选择。
文化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名人名言,四壁可见的共同愿景,也不仅仅是学校获得的奖牌,某些领域中出现的杰出学生,它更应该是全体师生离开学校后依然自觉认同的一种精神信仰,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学校文化带给所有师生的应该是要“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一种信念以及“如何成为最好自己”的一种日常化的行为追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就是东洲国际学校文化内涵深度发展的源头活水。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课程让教育回归本真之路。朱永新教授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课程的宗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因此,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建构了校园十大课程体系:书香课程(诵读课程、演讲课程)、生命课程、节日课程(开学课程)、公民课程(升旗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跟爸爸妈妈上班、文明交通调查、环境保护调查)、艺术课程、植物课程(环境课程)、电影课程、音乐课程、国际素养课程(社团研讨、走出国门、假日旅行)、家校共育课程。
学校还推动各个班级研发独特的个性化班本课程,旨在通过三年的规划和努力,能培养学生一项特长、一种本领或是一种精神。三年的时间,不同的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构建了新父母课程、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力课程、思维课程、人际交往课程、运动课程、闲暇课程、家政课程等等,在实施班本课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断完善。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一个人把他在学校学到的所有知识全部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东洲国际人坚信,这些师生共创并一起坚守三年的课程一定是终生难忘的!
唯有书香能致远,让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天使成了全校的共同追求。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代表去南京、上海等地为学校购书,挑选师生喜欢以及成长所必须的书籍。课表内增加了专门的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学校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不仅如此,各班建立班级书架,同学们把自己看过的好书赠给班级,大家一起分享好书。开放式的书架,便于学生课间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看,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自己也成了一本耐读的书。
学校文化的出发点是人,是人此刻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学校文化的目的地还是人,是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人。
三年的时间,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人。让每个孩子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交往、学会积极心理、学会关爱、学会超越,学会让人成为更为优秀、最好的自己则是学校的使命,而实现这一使命,依靠的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课程建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应该是让全校师生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成为最好的自己!年轻的东洲国际学校正走在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上!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校长)
【专家点评】
让学校文化留痕
——谈新校文化建设
沈正元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与老校的渊源来看,我这里所说的新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老校的渊源,完全是新建的学校;第二种是有老校的渊源,是老校的新建,或是老校易地重建,或是老校在旧址上的改扩建,或是两校的合并重建重组。
对于第一种新校的文化建设,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沉淀下来的。这种新建学校很难奢谈什么文化,因为没有了老校的传统,很难对新校的文化作预设和规划,只能耐心等待,在学校的发展中逐步架构学校文化,并慢慢形成学校文化。其实不然,办学历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新建学校在办学伊始就要对学校文化做系统的上位构思,即顶层设计,明确办学理念、学校哲学等,讲究推进策略与方法,新建学校更容易在一定时期形成适合的文化。其实这种新校没有因袭的文化包袱,文化建设的空间与内容更丰富、更自由。
至于第二种新校的文化建设,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因为重建,学校更多的追求更新、追求完美、追求设备齐全,在这样的所谓现代化目标的驱使下,忽视老校文化在新校的传承,不少学校轻易地扔掉了老校园蕴含的文化、情感和教育价值,无情地剪掉了老校友对学校的依恋情怀,使校园文化与学校历史割裂开来,导致学校历史和文化出现断层,以致留下许多的遗憾,尤其是校友因为难觅当年的痕迹而唏嘘不已。
2013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镇化建设要给人“记得住乡愁”,那么我们的学校建设更应该如此,要通过保护和弘扬文化留住校友老师的“乡思”!
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新校的文化建设,我一直有个朴素的观点,就是学校文化应该“留痕”。特别是老校新建,一定要注意新校对老校文化的传承。当然这种传承不应该仅仅是“物化”,更应该是精神的留存。
其一,学校文化的留痕,就是要让师生留下他们生命的印记。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人,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充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主体,所以,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见“人”,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师生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人。无论是学校文化的整体架构,还是景点、雕塑、校训、校歌等的具体确定,都要让师生留下他们生命的印记,留下他们的观点、想法,还要留下师生校园生活的足迹。在学校文化的传承创生过程中,师生也要怀着历史感与自豪感,自觉、积极而主动地去调动自己的智慧,共同思考、出谋划策,拿出创意、形成共识。我区汾湖实小张菊荣校长提出学校应该“朴素地留下每一个人的痕迹”,他们的“毕业墙”就是为学生留痕的平台。对此,学生印象深刻,顾俊杰同学满含深情地说:“那一面有我们付出和收获的‘毕业墙’。那何止是一面墙,那是我们和汾小情感联结的纽带。”
其二,学校文化的留痕,就是要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留下学校文化的印痕。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改变世界的。”当人们置身于一所有文化的优秀学校,总能感到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使人感动、兴奋、激越、升腾。学校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聚合性、亲和性,其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巨大的弥漫和辐射效应,会超越时空,持久地支配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在师生心灵深处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所以学校在文化建设中,一要导向凝聚,引导师生百川归海。凝聚力是衡量一所学校“校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文化建设就要努力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作用,如同“粘合剂”,引导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同化,产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应。学校文化建设要努力以其独立的品格、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对教师、学生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三要激励激发,引导师生扬鞭奋蹄。只有这样,学校文化才不会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在师生的心灵留下深深印记,对师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三,学校文化的留痕,就是要留下学校传统或者社区文化的痕迹。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息息相通,同时,学校又和学生的家庭密切相关,学校与社会、家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新建学校,都会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好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地域文化左右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处世态度以及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所以,如果我们无视地域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那么不啻是自己拎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只能是异想天开罢了。所以,新校的文化建设一定要把地域文化引进来,使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交融。如果是老校新建,那么,还需要有老校文化的传承,也就是老校文化能够在新校留痕。当然这种传承不应该仅仅是“物化”,还应该是精神的留存。那么如何在新校留下老校之痕呢?我觉得,首先是对老校文化的保存,这种保存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照片的方式留存文化,用录像的方式留存文化,还可以用叙写故事的方式留存文化。至于老校文化在新校中的体现,我觉得可以通过物理环境的复原、有代表性物件的移入等物化,更重要的是学校精神的传承。同时,学校文化,不仅在校内产生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能对学校的周边环境乃至社会环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辐射功能。所以,学校文化的留痕还要输出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在社区文化中生成。
其四,学校文化的留痕,就是要留下学校特色、师生个性的烙印。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学校文化对每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相对学校群体而言,每个学校又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办学策略、价值取向与行为体系,因此,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制度、行为乃至物质设备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学校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文化就不同,清华讲究科学、严谨,北大则讲究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北京师大又是另一种文化,讲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中小学由于各校的历史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办学的理念不同,各校文化也会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一种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的,也会深深烙上师生个性的印记。
蔡元培先生说过,“文化是要各方面平均发展的,不是畸形的。文化是活的,是要时时进行的,不是死的,可以一时停滞的。”(《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同样道理,学校文化也是活的,因为文化之“活”,才有学校之“活”,中小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