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不起农民,还常常用“小农意识”讽刺人,“农”字之前加一“小”字,充分表达出对农民的歧视。农民却在本质上与教育天然地血脉相通。教师也是农夫,只有以农夫的心态行走职业人生,他才可能在教育的田地上获取丰收。
农夫深知“时机”。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经验丰富的农夫甚至于精选一天之中某个具体时间段进行农事,那便是更高的境界了。同样再也没有象教育那样需要讲究时机的事了。在寒山寺外的壁画上,写着“五随”,前三随是“随遇、随时、随性,”虽是佛门中语,却道破了“教育时机”之奥秘。教育时机时时皆有,然而蕴藏于师生心灵相遇之中,须随学生之性方可奏效,所以它需要捕捉。
农夫在耕作之前十分重视施肥。肥有两种,一种是土肥,肥力长,一种是化肥,见效快,农夫常常搭配使用,因为他既求显效,更求长效。我常想,教师也须有“打基肥”一功,“土肥”源于生活,乃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创设的文化氛围。而“化肥”乃是人工合成,乃教师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前者着眼于长远,后者着眼于当下,唯有二者整合,才是完整的教育。
择好时机打好基肥,便可插秧。农民插秧,大有讲究,不可过深,“深”则不发,甚至烂苗,所以常说浅好。果真,上世纪90年代我便在农村见到了“抛秧”技术,将秧苗扔在田上,不出半月,长势极好,产量颇佳。由此我想,强行规定生长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的,过早的、过于刚性地为学生的生长提供模型不如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生长。所以教师的职责在于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的生长。当下的教师真该好好地学学农夫,因为农夫早在两千年前就坚决地屏弃了“揠苗助长”。
庄稼生长过程中,农夫始终关注着,正如一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的老师。关注孩子,方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也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展开真正的心灵对话。正如一位农夫,天天去地头走走,看看这株,摸摸那株,观察观察这些庄稼有何新的成长,甚至还会象老朋友似地与某几株庄稼打打招呼。
教育,是一门分寸感很强的艺术,在教育中经常会发生好心没有好报的事,这里就可能有分寸的问题。因为与庄稼一样,孩子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那么脆弱,需要呵护。呵护只有把握好分寸,才是呵护,要不就有可能成为溺爱,也可能成为伤害。我常在农村见到有时需把田里的水灌得满满的,有时则把田中的水全放光,让田变得干燥,甚至裂开,也有时就打几趟“跑马水”。
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夫所进行的是一项“物尽其用”的工作,稻谷、稻草、秕谷等等,分门别类,各尽其用。他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所收获的东西,他总是想着把收获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最饱满的稻谷做种子,秕谷可以喂养家禽,稻米可以烧饭,草灰用做肥料,没有被忽视的东西,没有被舍弃的东西……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