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界认为,世界学校建筑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没有特定形象的学校建筑、具有明显特征的学校建筑和不像 “学校”的学校建筑等三个阶段,而目前已经进入了“不像‘学校”的学校建筑阶段”,这一阶段又称为“新型学校建筑”阶段。新型学校建筑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呈现有如下一些特征:
(1)多功能开放空间取代由长外廊联接普通教室的封 闭型空间形式;
(2)学校由满足“教育”实施为主的空间向以满足“学 习”为主的空间环境转变;
(3)学校空间环境的生活化、人情化;
(4)重视室内外环境及空间气氛对学生身心健康及情操形成的影响作用;
(5)造型、色彩及空间形式的多样化;
(6)学校向社会及社区开放和融合。
学校建筑在形式上的这些变化,实际上是教育理念、思想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深刻变化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改革主要是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变革。视学生发展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而言,“将员工放在第一位,是公司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现代管理理论还认为,21世纪的管理创新是让员工满意,如果员工的满意度提高5个百分点,消费者的满意度自然会提高1个百分点。从上述观点出发,学校建筑,尤其是学校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就要充分体现新型学校建筑的特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员工满意的现代理念,建成“不像学校图书馆的学校图书馆”。
其实,这种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一些新建的学校中。例如,作为寄宿制学校的上海晋元中学在设计过程中就借鉴了当今国际建筑设计两大思潮之一的 “建筑中的环境”思潮(另一思潮称之为“环境中的建筑”),着重考虑在有限的建筑中设计、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生活、发展的环境。晋元中学在2000年9月30日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其主题是“从晋元中学看学校建筑”。以下的举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们有些学校及其校长已经开始关注学校建筑要以人为本,以方便学生和教师并使他们满意为考虑学校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学校主楼中的两个大厅就很符合我们寄宿制学校和学生校园生活的特点。寄宿制学校的学生24小时在学校里面,一旦遇到下雨,让学生都挤在教室和寝室里,肯定是不行的,那幺,这两个大厅就成了学生下雨天很好的活动场所。学生经常三三两两在这里散步、交谈,很体闲的。所以说,这种设计肯定是为学生着想的。我们校园中有一条长廊,从教室到音乐厅、到食堂、到宿舍,一路都是连过去的。这样遇到下雨天,学生一路走过去,就不会身上淋着雨、脚上都是泥。这个长廊一造,不仅是美观,而且也确实方便了使用者。另外,还有我们的实验楼、食堂上面的采光顶,让人一进楼就感到明亮、宽敞,一点也没有压抑的感觉,这对于调节学生的心情很有帮勘。其他如宿舍里面的设计,我们都是立足于学生进行科学设计。
我们在设计时力图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在死板的水泥建筑中创造出趣味的空间。所谓“趣味的空间”,就是利用建筑结构上的落差穿插,在建筑的各部分 _之间彤成了上下曲折的变化,学生平时在活动中,一会儿往上走,一会儿往下走,觉得很有趣。这样的一种设计,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充分注意,它可以引发同学们对空间的感受和兴趣,给他们带来无限丰富的联想,引发他们对科学、对技术的一种思考 学校在朝向上,教室都是朝南的,而教师的办公室有些是 朝西南的,这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同样,学生的食堂也是朝南 的,这样采光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这也 体现了我们的一个办学宗旨的问题,就是学校的一切都要为 学生考虑。对教室位置的思考上也经历了几次反复。到底把教学块放在中间还是放在侧面,开始也把握不定。如果把学 生教室放在中间的话,四面由教师办公室围着,会给学生一种 压抑感。最后我们考虑还是把它们放在侧面,而中间部位放 图书馆、阅览室,还是这样比较好。因为,这是教师和学生大家共用的空间。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