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领域,较之“学校文化”,人们更为熟悉或以往谈论更多的也许是“校园文化”。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第十二届学代会,几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不约而同的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旗帜,在学生中引起了共鸣。这或许是我国“校园文化”概念的最早出现。同年4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率先举办“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活动。尔后,上海各高校先后举办“文化艺术节”或“校园文化建设月”等活动,引起了校内外的强烈反响。可以说,“校园文化”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形势,如通过课堂内外的社团锻炼,培养了学生交际、娱乐、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素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流行的“教死书”、“死读书”的社会偏向;通过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并依此为契机推动了学校发展。(杨全印 赵中建)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并存的现象,虽然两者之间是分开研究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仔细研读这些文章的话,就会发现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针对这一现象,大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部分学者却认为学校文化较之校园文化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笔者也较赞同后者的看法,认为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同时也更偏向使用学校文化。下面我们来对国内学者对学校文化涵义的进行认识。
我国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学校文化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学校文化的界定有如下两类:
第一,广义定义类。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第二,狭义定义类。概括之,有“校园文化”说,以“校园文化”来指代“学校文化”,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校园环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有“校风”说,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各种规范、行为和风尚;有“文化艺术活动厅”说,认为学校文化指在学校中开展的各种如歌咏、舞蹈、体育比赛等文艺活动;有“教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学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