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紧扣时代脉搏
探究校园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其阶段特点,不难发现: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历史沉淀、现实存在和面向未来的统一,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它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景象,足一个生生不息、直立潮头的动态发展过程。
追溯其历史源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于我国的古代教育中,比如私塾、大学、书院等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君子之交淡如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儒家道义,便是中国最早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 孔孟之道创始的这种传统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两千余年来的中国校园,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一个缩影。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传人,中国的校园文化开始被赋予现代意义,并同时深刻反映着当时的时代风云变幻,特别是一大批新式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成为时代的精典。从当时的白话文革命、国学研究热潮,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的传播和发展,以至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无~不展现着变革图强、救亡图存的时代图景。后来,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校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并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发挥着有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较之以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并迅速发展为建立自觉、稳定而有组织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特别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新时期校园文化渐趋进入全面复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扩大,校园文化总在为新的伟大时代鼓与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校园文化顺应时代潮流而奏响最强音。当然,还应看到,这一期间西方思潮文化在校园泛滥,由子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几度泛滥,使得校园内在1989年由“文化热”发展到校园“行动主义”,致使 “学潮”不断升温、失控而最终酿成政治风波。这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史上的~个深刻教训。但此后在正确的引导和规划下,校园文化日趋步入正轨,成为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代蓝图的一个重要屡面。
2.文明先导、时代先锋
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表现在它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融汇中外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使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并向社会辐射,从而成为领先社会文明发展趋向、批判庸俗、没落文化的时代先锋,被称为“时代的晴雨表”。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知识密集,思想活跃,与国内外保持着广泛的科技文化交流,始终站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前沿,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预见者和先行者。由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广大师生,集中了全社会一大批高智商、高学识、.思想解放、锐意创新、力求进取的优秀人才,他们创建的文化成果和生活方式也因衙带有不同程度的时代先导性。在校园文化中,先进的、高层次的思想观念、道德、审美、生活方式和科技文化知识得到了更多地传播和发展,集中地反映、弘扬和展示社会生活中光明、美好的一面,比如当前主要由高校师生倡导发起的希望工程支持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社会爱心救助活动、知识经济浪潮等等。而社会上虽流行或尚允许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和低俗文化,在校园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和反对,比如夜总会、摇滚乐、高消费等庸俗生活观和不良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社会变迁、国内外环境对校园文化氛围的整合作用使得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所在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历史传统和文化现状、科教发达程度。但是,由于学校生活主体的特殊性与优良性,使得校园文化本身就天然地带有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选择机制,更充分地展现了校园文化鲜明、进步的时代性特征。校园精神所要倡导的文化氛围是高雅、清新、有理性、有深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