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 “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二、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艺术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我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在审美上,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在建筑中寄托理想主义的美。这种理想美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从宏观的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装修、装饰,都可看到对理想美的追求。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及各地建筑上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及诗画装饰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浓于忠孝的礼乐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的。“礼”体现的是一种规范、一种秩序,而“乐”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情趣。建筑色彩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分支,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虽然色彩存在着生理与心理两个层次,但中国古代建筑色彩则更多地立足于心理方面,这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经千秋万载,严格的礼教规范传承不衰。传统礼教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形成我国建筑色彩独特的和谐统一的风格。
四、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积淀深厚、无所不包的文化系统。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放精神。汉魏以降,它不断接触外来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自己文化系统新的因子。这种博大的胸襟在唐朝表现得尤为强烈。唐代不是一个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朝代,它广泛地从事国际交流,可谓百无禁忌。这时,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其融合的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新水平。有唐一代士大夫、读书人的思想既有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入世之思,又时时流露出庄禅心向自然、远离尘世的出世之情。宋代以后,这种融合逐渐走向成熟,三教显示出一统的发展态势。中华文化这种开放与包容的特征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
宗教建筑既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其自身的布局、装饰、主题等又鲜明地表现出中国建筑对各种优秀文化的吸收与综合。庭院式是中国建筑的国粹,原本是一种典型的民居建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它成为寺院建筑的主要形制。佛寺的中国化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布局一般为院落式纵向中轴对称,主体建筑由南向北排开,两侧建有配殿,正殿和配殿各自形成四合院建制,主殿殿堂采用庑殿式屋顶或者歇山式屋顶,等级分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其他特征比如木结构、梁柱交错、斗栱支撑、人字形的两面坡屋顶均有体现。而且佛寺内往往古树参天,绿意盎然,寺外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俨然一处风景绝佳的民间小院,处处体现了中国人享受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缺少西方宗教建筑刻意渲染追求的神秘、狂热精神。佛塔建筑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佛塔在印度梵文中称为窣堵坡,是埋葬佛“舍利”的半圆形坟墓。流传到中国之后,其覆钵式的形状被加以改造,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结合产生了楼阁式佛塔,进而又衍生出密檐式塔等。这种中国式佛塔,多层的楼阁位于下方,阁楼顶上放置“窣堵坡”形式的屋顶,称为刹顶。作为佛教徒膜拜的对象,佛塔在佛寺中的位置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印度时,它被放在佛寺正中,是一座佛寺中最主要的建筑。到中国之后,这种形制发生改变,佛塔往往建于寺的前后或左右,甚至建塔的地理位置与佛寺完全无关。
由于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外来文化来到这块土地,很快就被本土文化吸收、改造、融化。当然其间难免存在冲突碰撞的过程,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进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土文化的内核并没有被异化,建筑文化的本质也没有发生改变。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