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离开母校前,成都石室中学一位高三学生依依不舍:“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进文翁石室的那一瞬间带给我的震惊。那座融合了古汉代建筑风格、却又不失现代感的教学楼,红墙绿瓦古朴典雅,花草树木疏密有致,让人难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所学校,尤其是一所‘老学校’,岁月,只会增添他们的荣光。”
树木、建筑以及特殊的人文气息,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力量,正是在于它能够使身处其中的人,在精神上受到一种熏陶,一种点染。
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孩子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校园文化?记者在对各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各中小学校对校园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让校园文化融入孩子们成长的记忆,则是所有学校共同的追求。
办学理念是灵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校园文化都应该建立在明确、可行的办学理念基础之上,学校长久围绕此理念运作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校园氛围和文化,任何初次踏入学校大门的人,自然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是文坛巨匠巴金的母校,学校将“育人”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据副校长金波介绍,学校将“传统文化‘根的教育’”作为德育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的教育缺乏民族性,便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一种缺乏生命力的教育。”事实证明这一定位非常成功,每年招生时都有很多家长慕名而来,“他们正是看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优势。”
记者来到成都七中时正值中午,校园广播中轻柔地播放着古典音乐,为绿树庭院增添了几许优雅。“我们学校有着百年历史,也更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本与发展’即是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有人说七中的学生即使混在一大堆中学生中,也可因其优雅的谈吐而被轻易分辨出来。”七中王志坚校长笑言。
而成都锦江区三圣小学则另辟蹊径,利用校园正好处在著名的花乡“五朵金花”环抱中的独特地理位置,提出了“小学校、大社区”的指导思想,以培养“识花、赏花、爱花”的“花样少年”为目标实施“美丽教育”。
小处着眼润物无声“我们的文化办学宗旨必须像毛细血管一样渗入到每一个课堂。”在东城根街小学,自编的校本教材,丰富的社区活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周三的古典文学作品朗诵会等,就是这些“毛细血管”。
记者在该小学《“中华文化”特色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一览表》上看到,传统文化教育被细化为了“一课常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直至“一年常规”。在这里,下课铃声不是传统的电铃,而是民族音乐铃;课间操不是全国广播体操,而是“男生武术操”和“女生民族舞蹈操”,所有活动的组织都落实到专门的辅导员或老师。
起初看到成都七中的选修课表,记者竟误以为是某大学的选课课表:多达43门选修课程可供学生任选,内容广泛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等门类,仅文学一类便包含了科幻创作、形式逻辑、《红楼梦》鉴赏、当代语文和趣味语文等数门课程。同时引入学分制,也鼓励学生积极报名选修课,提升自身修养。
靠近七中校门有一处标示牌:“灯塔不能引导你太久,剩下的航程全靠自己。”这是本校一位同学的“语录”,整个校园里,随处都能见到这样由同学们自己撰写的标示牌。王校长说:“名人名言宣传作用有限,同龄人自己的话学生们接受起来更容易。”
任何走进三圣小学的人,都会注意到教学楼黑板上漂亮的花卉校历。学校负责人介绍,三圣小学地处花乡,所以学校决定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社区资源。每月选择一种三圣区域盛产的花卉为主题,分别从花卉自然属性及其所蕴涵的独特花卉文化中提炼出本月活动主题,并评选出“花样教师”和“花样少年”,以此营造独具三圣特色的花文化氛围。
记者在三圣小学看到,教学楼的通道简直就是“花艺大展”,连洗手间的墙壁上也贴上了粉红色的花卉剪纸。“我们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美的环境,让他们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孩子向社会辐射5日,东城根街小学的孩子们还登上了金沙遗址的演出台,为大人们奉献了一台精湛的皮影戏演出。由于城里的孩子很难找到制作传统文化道具所需的竹筒、麻线等素材,老师们便集思广益对传统技艺进行了革新。做皮影小人没有毛皮?孩子们便用油画棒在薄纸上作画,过塑后剪下,同样惟妙惟肖。没木材做拨浪鼓?孩子们剪下易拉罐的两头,合拢粘起来,“鼓身”便搞定了。学生们还走上街头,向身边的民间艺人发出“请帖”,请他们到学校来现场教导同学们传统工艺。
“刚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我们生怕这些整日泡在互联网里的娃娃不感兴趣,结果推行下去,发现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负责东城根街小学课余活动的周萍老师难掩兴奋之情。
活跃在七中校园里的36个学生社团,不仅是七中毕业生的美好回忆,也是学校老师、管理层的骄傲资本。在学校今年的艺术节上,“电脑音乐制作协会”荣幸地为表演独唱的校长伴奏;今年1月,该校舞蹈艺术团、弦乐队的12名同学应邀参加了在美国凤凰城举办的“中国周”艺术活动,赢得了美国观众的高度赞扬。 三圣小学则身处城乡结合的特殊环境,97.3%的学生和72.9%的教师均为三圣乡原住民,全校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学生家庭占家庭总数的52.1%,教师家庭则占10.5%。“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积极推动了‘校园文化反哺社会’活动,希望能带动整个三圣乡的发展。”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兰主任介绍道。
在5月20日举办的第三届“校园反哺社会”亲子活动现场,三圣小学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制作胸花、插花,又一同把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活动后,营销专家对各家庭的比赛情况进行点评,并介绍了营销基本知识。一位妈妈兴奋地对记者说:“没想到参加学校的活动还能学到实用知识!”
链接
校园文化的“20个关键词”
色彩,声音,教室,书屋,厕所,标识,符号,树木,典礼,节日,校车,学科,人事,骨干,家长,数据,智能,资源,愿景和领袖。对话大兴土木不是校园文化
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记者6日与省教科所发展与改革研究室主任曾宁波研究员进行了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营造健康向上的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每一所学校重视的事情。您认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曾宁波(以下简称“曾”):我认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而在于以办学宗旨为代表的精神方面的东西。一个好的办学宗旨,应该符合外部社会环境、本校长远规划,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文化追求。如果没有适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校就只有去追求一些外在、肤浅的东西,比如大兴土木等,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许多中小学对学校教育的细节关注不够,忽视细节“千校一面”的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记:您怎么评价现实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曾:在我看来,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实中某些学校太过重视物质文化,在硬件上非常舍得投入,在我看来有些错位。举一个例子,瑞典的中小学非常推崇“亲近自然”的理念,他们的电化教学设施可能还赶不上我们成都市的学校,但其对学生的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渗透进了每一个环节。瑞典的学生可以有相当多的时间到自然中去,因为校园是没有围墙的,操场就是本来的沙地泥土,草坪随便可以进入和踩踏,教室里的摆放完全尊重学生意愿,装饰也是学生作主。但目前我们有些学校要么片面追求奢华,校门修得像衙门,教室装修赶得上宾馆,要么偏重形式,以为挂几幅名人像、贴几句名言就是有内涵了,其实精神文化哪里是堆砌出来的。
记:校园文化要怎样才能建立起来呢?
曾: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浮躁不得,只有把办学理念贯穿始终,从点滴做起才可能出成果。这好比水滴石穿必须要长期聚焦在一点才行,如果这里滴一点那里滴一点,永远也不可能穿石。学校文化既需要建设,更需要规划和沉淀,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记: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不是都必须是不同的?
曾:不一定。现在很多人把“特色”理解成“独特、唯一”,很重视“人无我有”。但其实“人有我精”同样也是优势。比如,东城根街小学搞传统文化很有优势,不代表其它小学就
不能搞了,毕竟文化是需要大家共同发扬的。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