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选石。石质要统一,黄石、湖石,不能混用。若再细分,则有太湖石、昆山石、宜兴石、龙潭石、灵璧石、砚山石、英石等,石质统一,也出于自然。自然之山,石质必然统一。而艺术之法则,其首条便是“变化与统一”。石质统一,造型变化符合艺术规律。
二是造型。所谓假山,其实不假,其气质甚至胜出真山。人说“风景如画”,意谓画之景可以取舍,胜于风景,其理一样。但若假山堆得不好,则不在其列。假山造型、轮廓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如扬州的片石山房之假山,高低错落,虚实得体,有清芬雅致之
感。这就是堆山者胸有丘壑。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陈从周《说园》)艺术中的层次之美,在于掩映,在于含蓄。堆山堆出层次感,最关键的是峰峦要有立体
布局,产生前后掩映,表现出“崇山峻岭”之感。后面的被前面的遮住一部分,含蓄之美自生。
假山之造型,宜虚实得体,如苏+ri-ra园之假山,有峰峦之感,也有洞壑之意;苏州环秀山庄之假山,可谓佳作,其中虚实之处理,是胜之
所在。苏州狮子林之假山,虚实处理无主次,并非佳品。所以清代的沈三百说它“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
林气势。”当然也有人说它好,如乾隆皇帝游此假山时,开心得竞忘乎所以,写出不成体统之题匾。
假山之虚实手法,相对来说,湖石假山要比黄石假山容易些,因为湖石本身具有空灵之感;黄石质地坚实,不易做得空灵。但若堆得有章
法,则更能显示出山的嵯峨之气势,甚有力度。
扬州个园之秋山,可谓黄石假山之上品。实而不闷,高峻而又奇险。若说具体手法,则更要重一个“虚”字;注意山形之凹凸变化及洞
壑之大小搭配为上。
三是险峻。假山仿真山,仿的是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要去其糟粕,取其糈华。真山之美,一在巍峨雄健,二在险峻挺拔。假山虽
小,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要做到险峻之势,有一个办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宜空透不宜闭实。堆山之所以不好看,其中
一个原因就是山的下部太肥太闷,缺乏险峻之感。
特别是立峰、单石,更需重视险峻之美。大凡名贵的单石、立峰,均具有险峻之美,从造型来说不亚于“江南三大名石”,即苏州的瑞云
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的绉云峰。无论是其轮廓线,还是其虚实关系,都符合山石之审美准则,但它们更美在险峻。
有人说石之优劣,可用“皱、瘦、透、漏”四字来概括,这是很精辟的。大至巨型假山,小至水石盆景,或是单石、立峰都是这个道理。
四是立体。绘画中有“石分三面”之说。因为画是平面的两度空间,山石是立体的三度空间,所以须有原则才能使画中之石有立体感。
山石的选用要符合学校环境总体规划的要求,与整个学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相协调。
②在同一地域,不要将多种类的山石混用。主要因为群石在堆叠、制作时,不易做到质、色、纹、面、体、姿的协调一致。
③山石的堆叠造型,有传统的“山石张”十大手法:安、接、跨、悬、斗、卡、连、垂、剑、拼。石景更注重的是崇尚自然,朴实无华,
校园石景则更要表现出“山骨”的坚韧与挺拔。尤其是采用千层石、花岗石的地方,要求的是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石观赏。整体造型既要符合
自然规律,在情理之中,又要高度概括提升,表现出学校特色文化,在意料之外。
④设计和施工者,胸中要有波澜壮阔、万里江山,才能塑造那崇山峻岭、危岩奇峰、层峦险壑、细流飞瀑。宋·蔡京在《宣和画谱》中说:“岳镇川灵,海涵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之于咫尺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发而见诸形容,未必如此。”王维在《山水诀》中有“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名日壑。”这些是对各种造型山姿的描述。学校环境规划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他们所描绘的石景姿态,在“傲骨”的基础上强调石景独特的审美。
⑤山石是天然之韧,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纯净,朴实无华,但是属于无生命的建材一类,因此,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所谓“无园不石”,在学校环境中,山石只是作为局部景点的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提升,且失去了学校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与审美性。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