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古老的牛津大学在1852年被纽曼理想化时近于灭绝一样,“现代大学”在1930 年弗莱克斯纳描述它时,也正濒临灭绝。当1963年4月克拉克. 克尔在哈佛大学戈德金讲座上发表以“大学的功用”为题的著名 演讲时,一种新的大学理念也因此而诞生。克尔是前加州大学的校 长,著有《大学的作用》一书。他一方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传统,一方 面也继承了英国大学中教学的传统,从而形成自己重教学与科研 、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和独特风格。金耀基先生在他的<大学之理念》-书中评述克承的观点说:“当代的美国大学, 如克尔所指出,早已越出了德、英的模式,而发展自我的性格。 美国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求赶上时代,大学已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由于知识的爆炸及社会各业的发展对知识之依赖与需要 ,大学已成为‘知识工业’之重地。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它的组织已不止限于学院、书院,还包括无数的研究中心、出版社、交换计划中心……它的活动已不止限于研究、教学,还包括对外的咨询、 与国外的合作等等。总之,在数量、组织、成员、活动各方面,今日美国的大学与以前的大学已大大不同。这种大学理念与纽曼的构想固然相去十万八千里,与弗莱克斯纳、耶士培的构想也迥然不同。
克尔认为纽曼心中的大学只是一‘乡村’,弗莱克斯纳心中的大学也只是一‘市镇’,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一五光十色的“城市”了。” 克尔用“多元巨型大学”来描述当时美国的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他认为,与传统大学的“一元”性相比,现代大学是一种 “多元的”机构:它有若干个灵魂目标、权力中心、社群,若干种职能为若干种顾客服务等等。整个大学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智能网络,社会在变化,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等职能也因之变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克尔既反对培养绅士教育,也反对培养完人教育,而是基于平等层面上的公民教育。他认为,大学要使未来的公民掌握丰富的知识,有健康的人格,有一技之长和从事某一职业 的能力。为此他坚持大学实行普通教育,他曾痛心地说:“旨在培 养基本技能和传授文明知识的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不断的丧失自己的阵地”。他还亲自设计普通教育课程,呼吁“发展营造建设性的环境”。
大学理念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辩证发展的过程。从最 初的以教学为中心,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到大学要为社会服务,再 到多元巨型化的大学理念,每一个新的理念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对前 一理念的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同时在具体的大 学实践中亦存在着办学理念的差别,并非对所有的教育理论亦步亦 趋地模仿。回溯历史,我们既可以看到大学对理念的选择性接受,也可以看到某些大学对最初之理念的执著坚守,前者如英国的牛津 大学。最早对牛津大学办学理念进行总结的是纽曼,他所提出的大 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传授知识的中心的思想,便是19世 纪中叶之前牛津的主导理念。但到19世纪中叶之后,牛津忽视科 研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诟病,加之洪堡大学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赫胥黎首先在牛津大学提出实施科学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张,牛津大学也适时做出调整,逐渐改变原有单一职能的理念,增加了科学研究的职能,重新确立了“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的目标。时至今日这一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理念仍被很好地践行着。
美国哈佛大学则是坚守理念的典型。哈佛大学在1636年成立之初,便定下了这样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在此后的370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一理念岿然不动。面对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化,哈佛仅作出部分的调整。1869 年,深受德国大学学术传统影响的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他认为大学是真理的寻求者,大学毫无疑问要在教学的基础上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64年之后,科南特接任哈佛大学校长,面对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的冲击,他依然偏重科学研究。之后,德里克. 博克校长强调在坚持大学学术性和科研功能的前提下,融人社会, 服务社会;第26任校长陆登庭则将科研扩展为国际性、跨学科性的科学研究。与坚持科学研究相适应,“学术自由”的方略也就成了哈佛大学治学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哈佛大学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恒久的魅力。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