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下学校文化建设管理中的方法论中篇——规律性与权变性的统一。
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入的问题的是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以后,美国学者钱德勒、劳伦斯和洛尔施等人对这一课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1969年麦格雷戈为验证自己在1957年提出的x-Y理论而进行的合理性的实验最为有名。他在莫尔斯和洛希对两个工厂和两个研究所分别按X和Y理论进行实验。其中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按X理论以严密的组织和监督为主,另一个工厂和研究所按Y理论以松弛组织和严格监督、参与管理、诱导、鼓励为主。实验结果是,在研究所里实行Y理论效率高,在工厂中实行Y理论效率低;而在以工人为主的工厂中实行X理论效率高,在以研究人员为主的研究所里实行X理论效率低。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Y理论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比X理论效率高,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应依据成员的素质、工作特点和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这一实验,莫尔斯和洛希在《超Y理论》一文和《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一书中,提出了超Y理论。
权变理论还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关于企业结构方面的特点,即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这就要求管理的方式和技术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管理因变数和环境、自变数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权变理论对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是一个有益的启发。首先,学校的文化管理必须根据被管理对象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文化管理是尊重人的管理,但不等于柔性管理,而应是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应该考虑到被管理对象的个性差异,采取因材施教、说服诱导,但也不排除批评和教育、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因为学校的文化管理既要培养被管理者的个性,又要培养其纪律性。纪律性是群体利益的要求,个体要想在群体中生存,必须培养~种纪律意识、法制意识。另外,学生作为被管理对象中的重要因素,其思想观念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当然,教师也在发展之中,这里不论述此问题),在其成熟与未成熟的不同阶段,也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中国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中小学阶段一般采取刚性为主的管理,而大学阶段一般则采取以柔性为主的管理,而美国则从小学到大学都采取相对宽松、自由的柔性管理。在中美两国对学生的管理中,我们认为我国的思路是正确的,这就是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状态的权变管理,因为没有外在的约束力,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放弃玩耍的天性去头悬梁锥刺骨股地刻苦读书的。人只有到具备很强的自觉意识,很迫切的成才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连连夺冠,成绩显著。国内一些学习成绩不很出色的学生到了国外却能拿到奖学金……这说明了我国基础教育比较扎实,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管理思路有着成功的一面。
其次,学校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个体,它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必须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即管理要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学校,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学校就是知识的摇篮”。可是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学校、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上可以获得比学校更多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入许多大学的图书馆,查到各种所需的资料。另外网吧、流行音乐、影视等的空前繁荣,使得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而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则相对疏离,因此就对学校的管理提出挑战。管理者就必须采取权变管理的策略,根据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技术。
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在强调权变的同时也必须强调规律性,否则就成了经验主义的管理。所谓的权变,就是面对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就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打破旧模式,探索新模式。权变性要与规律性互为前提,不站在规律的基础上就不能权变,就不能发现新的规律。总之,学校的文化管理是权变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