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学校组织成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学校在性质上属于一个文化团体,学校组织是以知识生产与传播为任务,这一特殊的身份决定了组织的成员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或者向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就学历而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本达到了本科、大专学历,在一些重点中学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高校教师很多都具有博士学位。学校的学历、学位层次在社会其他行业中是不多见的。
其次,学校管理对象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知识分子历来都不是以物质为第一人生目标的。学校中的主 体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基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人的生存 方式基本是文化的,追求的是“大道”、人格和知识,这个追求目标 就具有文化性。在生活中,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要按一种文化的方 式去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 语·述尔》)。
第三,这个群体最注重独立人格的构建和追求。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 下》)知识分子这种传统决定了在任何管理方式和管理环境中他们 都要追求和捍卫自己作为人的一份价值。因此,任何管理者都要 把他们当作人,当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价值的人,有着独立思想 和个性的人。为了学习他们可以寒毡坐透、铁砚磨穿;为了理想他 们能够安贫乐道、清苦一生;为了信念他们可能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因此,许多功利原则,强制压力在他们身上都不是完全适用 的。只有弄清楚了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特殊性,才能很好地进 行管理。
第四,学校管理对象存在状态的现实超越。
不是管理方式决定人的存在方式,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决定管理的方式。当前文化管理的出现,正是人的存在方式由经济人、社会人向文化人转变的必然要求。在现实社会的管理中,管理对象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已经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价值实现,走出了权威的迷信的阴影,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在兼顾集群主体性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弘扬,学校管理的对象也不例外。管理对象不再是一个盲从者,而是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人。
就教师而言,现在的教师不再是那种皓首穷经、述而不作,“寻章摘句老雕出”的经师和教书匠,而是有着无限创造性和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个体。而且教师从事的教育职业从本质上讲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一般来讲,这门艺术的要素应当由学习、权威、道德、秩序、想象、同情、耐心、风格和快乐构成。这些要素是现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化内容,现代教师必须自觉追求和构建这些内容。因此说现代教师有了鲜明的主体性追求,不再是传声筒,而是有了自己的声音;不再是春蚕和蜡烛,而是在付出和燃烧中获得了主体境界的提升。
现代的学生也不再是“师道尊严”思想规范下的应声虫,而是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谓的“当仁不让于师”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靠领导和师长的权威已经不能很好地达到管理的效果,被管理对象开始思考管理行为的合理和价值性。
第五,被管理对象与学校组织之间出现了一种既统一又疏离的关系。 所谓统一,即被管理对象要与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一致“和而不同”,不是管理主体湮没了对象主体,而是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和谐并存。被管理对象不再是学校组织这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而是一个独立的自由人,因为螺丝钉式的存在思维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一个个体价值被弘扬的时代,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依附走向“和而不同”。
特别是随着现代人事制度的变革,学校组织成员开始具有一种自由选择的权利。一个成员如果认同组织的价值和管理方式,就可以进入这个组织,如果不认同就可以离开这个组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被迫地接纳某种价值和管理模式,即人可以去选择管理,人对管理有了能动性。现代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流动性都非常大,学校管理校本化程度越来越高。计划经济时代的档案关系、工资关系等等对于有能力、高水平的教师约束力已经不大,未来的趋势甚至可能是教师不再属于哪个固定的学校,一个教师可以同时受聘于几个学校。因此说,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加大 了被管理对象与学校组织之间的疏离程度。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