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文化人”与文化管理的互动生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首先来讨论关于管理境界这一问题。
不同的管理思想、不同的管理模式代表不同的管理境界。管理境界标志着管理模式的先进与否。管理的目的功能可达到三个 境界:约束人、调动人、发展人。
古代的管理基本上是为了约束人、规范人、限制人,役民和牧 民思想就属于这种管理思想,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这种管理状态下,被管理者是作为工具被使用的,人处于工具人 的阶段。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管理的目的功能发展为“调动人”,即 通过管理来发挥人的潜能从而获得最大效益。美国管理的鼻祖——彼 德‘朗克曾说:“管理就是利用别人让事情办成。”苏珊C.施奈德 和简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认为这个定义“可以被分解暴露出几个 文化上的信仰和价值观”。首先,它重视结果(让事情办成);其次, 它重视物质(事情);第三,还明显地把人当成是产品的一种因素 (利用别人)。这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实用主义的定义”。“总的说 来,它反映了典型的美国式的工作驱动的管理方式。”其实它不但 反映着现代美国的管理方式同时也反映着西方科学管理形成以来 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这种管理境界是重物轻人的,甚至把人 等同于物。
管理的第三个境界是发展人。苏珊C.施奈德和简一路易 斯’巴尔索克斯列出了这样一个管理定义:“真正的管理是通过工 作来发展人本身。”这两位学者认为,这个定义“揭示了对人是什么 和人的发展方向的关心,而不只是关心他们得知了什么”,它反映 了一种“更加精神化的、把人作为驱动的信仰和价值观”([瑞士]苏珊C.施奈德、[法]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著,石永恒译:《跨文化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这种价值观就是文化管理的价值观。
这两位学者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管理价值观。但是我们认为,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管理价值观也有境界的高低差别,人本管理的价值观总要高于物本管理的价值观,因为管理价值观本身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随着人的解放程度的不同由低级走向高级。
以上我们讨论了管理境界问题,那么管理境界与人的境界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人的境界与管理境界
所谓境界,是指人的认识水平、修养程度和能力差异。人的努力程度、学力、智力水平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不同。境界问题是中国哲学一个重要概念,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说,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顺才就是遵循一个人的本性,顺习就是遵循个人或社会的习惯;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其最后的目的虽是为自己的利,但“事实上亦可是于他人有利”;道德境界中的人 “其行为是‘行义’的”,因此他的行为的最高目的是要为大多数人做点事情;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不但对于社会,人应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以上引见冯友兰:《贞观元书’新原人·境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533-567页)。儒家哲学对人的境界的思考尽管是侧重伦理的学问,是为人个体的提升做理论的建构,但对于管理学也会有重要的启示,即对人的管理也要考虑人的境界问题。
不同的管理境界必须建立在人的不同境界的基础上。人的境界不同,其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不同,管理境界也就会不同。管理者的境界不同,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就不同。被管理对象的 境界不同,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也不同,而管理的境界主要是由管 理对象的境界决定的。如在学校管理中,大中小学生所接受的管 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每到一个人生层次,都有一种获得 新的自由的感觉。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在学校管理中,存在这样一 个不争的事实:小学教9币被像小学生一样管理,中学教师被像中学 生一样管理,大学教师被像大学生一样管理,这表明随着被管理对 象文化层次的提高,管理手段也日趋软化,管理境界也日趋文 化化。
第三个问题我们要讨论的是文化管理与“文化人”之间的 关系。
文化管理促进了“文化人”的生成
文化管理与“文化人”是互动生成关系。一方面“文化人”是文化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管理又促进了“文化人”的生成,管理方式对人有一种雕琢的力量。在日常经验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个体的身份特征常会体现出他所在团体的管理的特征。一个教师或军人和普通市民放在一起,从他们举首投足、言谈话语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由于其管理方式不同,其成员的外在气质和内在精神也不同。一个团体如果长期实行人性化管理,实行文化管理,其成员就会有如下特征:
一是具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力量。每个成员都非常自尊、自重、自强.而不是猥琐、自私、敷衍塞责。
二是充满自信精神和发展意识。每个成员都相信自己的力量,有着高远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并为之不懈努力;每个成员都在自觉地规划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并把自己的发展同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是有着极强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文化管理中每个成员都处于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工作状态,而不是靠外在的管理强力去被动工作。 四是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文化管理是一种法制化而不是人治化的管理,它为每个个体提供了公平的机会和舞台,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而不用去讨好上级、拉关系、搞小团体。
总之,“文化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一是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即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和文明程度;二是团队小环境的影响,即文化管理方式对人的雕琢。文章版权已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艺馨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网址:http://www.shifanxiao.com.cn/)
公司服务项目有: 文化走廊设计
校史馆设计 文化浮雕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亭廊设计 校园雕塑设计 特色专用教室设计 校园大门设计 等.转载请务必保留链接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